每一條河流都是城市靈動的血脈,其水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城市的生態環境與居民的生活質量。然而,雨污混接這一頑疾,如同隱藏在排水系統深處的“暗流”,阻礙著水質提升與環境保護的步伐。
2023年12月,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全面啟動上海市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按照《工作方案》設立的目標,到2024年9月,將完成泵站排水污染等重點問題區域雨污混接普查,同步開展整治工作。2026年底,將完成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實現排水用戶達標占比超90%,排水分區達標占比超過80%。
面對這一艱巨的任務,芯視界科技將前沿的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融入大規模的管網排查實踐之中,通過實時在線監測數據的精準分析,迅速識別并鎖定管網中的問題區域,以科技創新的力量,為上海雨污混接普查工作注入強大的動力。
雨污混接:
城市水環境治理的頑疾
雨污混接,是雨水與污水“不守規矩”的交匯,存在“問題看不見、原因說不清、根源管不住、責任理不清”的難點和痛點,導致整個排水系統陷入混亂,清澈水源遭受污染。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傳統手段紛紛上陣, CCTV檢測、QV檢測、聲納探測等高科技設備被廣泛應用,結合人工現場勘查,力求精準把脈,解決問題的癥結所在。但排水管網卻如同一張錯綜復雜的地下網絡,覆蓋廣泛且隱蔽性強,加之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干擾,使得管理難度倍增。
因此,如何找到一種既高效精準又成本可控的解決方案,成為了行業內亟待攻克的重要課題。這既是對技術創新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城市水環境治理智慧的一次檢驗。
在線監測技術:
守護管網健康的“智慧之眼”
近年來,在線監測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在管網健康診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雨污混接普查中,該技術能夠迅速開展大范圍篩查監測,精準鎖定問題區域,并對該區域進行精細化高密度排查,快速定位問題管段,并通過在線監測采集到的數據,對區域排水系統水質水量本底特征、異常變化、污水系統收集、處理效能以及工程治理決策提供參考價值。此外,還在污染源超排偷排溯源、管網工程整治前后效果評估、管網長期運營和長效監管中起到關鍵作用。
作為全球光譜信息化與智能化的開拓者,芯視界科技借鑒中醫整體觀的理念,“追根溯源、診斷病因、找準病根、分類施策、系統治療”,推出了“五階四全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實時在線水質水量監測技術,為排水系統安裝“智慧之眼”,讓外水入侵無處遁形,以“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助力行業實現“精細化”管理,推動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芯禹?R系列排水管網監測終端
這一新方案能快速發掘問題區域,重點摸排分析,高效排查治理,全天候高頻在線監測,支撐原因分析與挖掘,并通過循環捕捉問題,進行快速告警,實現水陸長期一體化監管,保障污水收集效率與河湖水環境長治久清。
相比傳統人工排查,該方案在排查準確性上有很大提升,有效縮短了排查時間,實現了排查工作的精準高效,人工和設備費用也大幅減少,真正做到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從泵站放江到城市水環境治理的
全面應用與實踐案例
1
泵站放江:
量子點光譜技術精準定位污染源
2021年,上海城投排水公司率先在“泵站放江”場景應用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采用“2+1+1+N”一體化智能監測方案,精準縮小并鎖定重要污染影響源范圍,為后續的整治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2
試點拓展:
量子點光譜技術在污水管網顯成效
進入2023年,排查工作進一步拓展至“污水管網”等關鍵領域。在上海某污水處理廠上游管網,量子點光譜傳感設備助力實現管網健康快速診斷,提升診斷效率。
3
雨污混接排查:
量子點光譜技術助力上海普查整治
2024年,基于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的雨污混接排查方案參與到上海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中。
上海城投等相關行業管理單位先后在五十余個排水系統利用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和量子點光譜傳感設備,高頻實時獲取可信、可靠、可用的多維數據和信息,采用在線水質水量監測聯合特征因子法和現場目視法等技術的解決方案和分析方法,將多種技術優勢充分發揮相互補充,高效產出多維定量定性分析成果,快速縮小排查范圍,針對性采用精細化排查手段,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投資成本,有效提升前期預排查的效率和準確性,豐富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的手段和工具,破解“輕溯源、重工程”的問題,推動管網精細化治理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未來,芯視界科技將持續深化技術應用,強化長效監管機制,確保排查成果得以鞏固,共同繪制出一幅水清岸綠、生態宜居的美麗畫卷。
關于芯視界科技
芯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量子點光譜傳感芯片及物質光譜信息大數據庫的研發、構建和應用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作為全球光譜信息化與智能化的開拓者,芯視界科技擁有世界首創的光譜儀微型化技術—量子點光譜傳感技術,并基于此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款高性能芯片化光譜傳感器,將對物質信息進行實時探測識別與分析變為可能。在萬物互聯的時代背景下,芯視界科技率先將光譜維度的物質信息、行業信息、應用數據等多元化信息融合,將實驗室科研級的物質信息監測方式,拓展到環保、航天、醫療、農業、食品等日常應用領域,并通過采集與積累海量基礎數據,構建物質光譜信息大數據平臺,不斷探索與開辟創新的智慧化應用場景,致力于以科技與創新開啟光譜信息化的“芯”時代。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