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分別為120698元和68340元。
其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非私營單位與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分別為68656元、47504元,均在全國平均線以下。不僅如此,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在各行業排名中也是分別位于倒數第三、倒數第二的位置,增速分別是0.6%與6.2%。
01非私營單位:環保行業工資排名倒數第三,較上年增長0.6%
2023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0698元,比上年增加6669元,名義增長5.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
圖1 2014-2023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及增速
注:圖中增速為名義增速,如無特別指出,后續圖表中的增速均為名義增速。
其中非私營單位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656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長速度0.6%。
年平均工資不僅在全國平均線以下,在各行業排名中也是處于倒數第三的位置,僅高于農、林、牧、漁業及住宿和餐飲業。
較2022年相比,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水平由倒數第四降至倒數第三,增長速度由3.7%降至0.6%。
注:本表并非按照年平均工資水平高低排序
02私營單位:環保行業工資排名倒數第二,較上年增長6.2%
2023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340元,比上年增加3103元,名義增長4.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
圖2 2014-2023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及增速
其中私營單位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7504元,比上年增加2790元,增長速度6.2%。
年平均工資不僅在全國平均線以下,在各行業排名中也是處于倒數第二的位置,僅高于農、林、牧、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私營單位在增長速度排名上相對靠前,位于第五,并高于全國平均線水平。
雖然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私營單位增長速度較2022年相比由3.1%增長至6.2%,并超過非私營單位增長速度,但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水平仍位于倒數第二的位置。
注:本表并非按照年平均工資水平高低排序
03分行業分崗位環保平均年薪墊底民企薪資僅占國企薪資約58.7%
從分行業門類分崗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來看,2023年,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8096元,比上年增加5604元,名義增長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其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198285元,增長4.9%;專業技術人員140935元,增長5.8%;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89502元,增長4.2%;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75216元,增長7.1%;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75463元,增長6.1%。
而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僅為54516元,比上年增加1417元。平均工資及增長速度均遠低于全行業平均水平。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的年平均工資還相對良好。雖低于該崗位平均年薪,但可保證在全行業平均水平之上,分別為170241元、113321元。
但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的收入卻不容樂觀,年平均工資僅為39062元,較全行業平均水平相比僅占其39.82%,較該崗位年平均工資相比僅占其約51.93%,排名位于墊底位置。
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同樣遵循以上結論。
不僅如此,從分登記注冊統計類別分崗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情況來看,2023年國有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9139元,私營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5858元,僅占國有企業的約58.74%。
較2022年相比,私企薪資占國企薪資比例由65.5%降至58.74%,“體制內穩定但工資低”這套說法好像被徹底翻盤了。
04連續多年處于倒數位置收入水平不高到底怎么破?
從近幾年的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工資情況來看,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人均工資水平普遍不高,連續多年處于倒數位置,這也是造成行業人才短缺的一個比較主要的因素。以比較典型的環衛行業為例,就業人員人均年齡普遍偏大,收入水平不高。
在近期的《聽濤》視頻欄目中,主講人、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就指出,出現這種現象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我們行業的勞動生產率沒有上去,環衛工人一天辛勤的勞動,但相對效率并不高,這與管理制度有一定的關系。勞動生產率低造成了我們每個人創造的社會價值變低。如何改變這種現狀?需要在管理模式上、需要在管理平臺上、需要在智能手段上做文章。真正向其他做得比較好的勞務密集型行業學習,建立第三方的更高水平的管理平臺,真正將管理效率提上去。用智能提高效率,用效率提高工資。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