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成都市興蓉污泥處置有限責任公司
推薦單位:成都市興蓉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所在地: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
項目概況
成都市興蓉污泥處置有限責任公司是成都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要負責成都市“5+1”區域污泥處理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
公司現有“半干化+獨立焚燒”污泥處置項目3座污(建成2座,在建1座),污泥處置總規模1400噸/天(污泥以80%含水率計),項目占地115畝,投資約14.6億元。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污泥一期設計處置規模400噸/天,2013年建成投運,已連續10年穩定、滿負荷運行,是國內首家采用“半干化+獨立焚燒”處理工藝的污泥處置項目;污泥二期設計處置規模200噸/天,于2020年建成投運;污泥三期設計處置規模800噸/天,計劃2024年建成投運。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該項目的建成,解決了污泥處置短板的問題。污泥處置無害化程度高、穩定化效果好、減量化效果明顯、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濃度低。配套污水廠建設,實現污泥的就近處置,有效降低污泥暫存及運輸對環境的影響,且污水處理后的中水可循環使用。
(2)社會效益
該項目屬于市政基礎設施和民生設施建設工程,為社會提供后勤保障服務。項目的建設有助于改善和加強服務區范圍乃至成都市的生活污泥處理水平和能力,改善成都整體城市的環境質量和生活質量,提升城市形象。
(3)生態效益
該項目安全妥善地解決了污泥的處置問題,改善了污水污泥處置的整個環節,防止污泥不規范處置帶來的環境風險,杜絕二次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更好地保護成都市的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該項目主要采用國內外先進、成熟的“半干化+獨立焚燒”工藝技術,為國內首個采用該工藝的污泥處置項目。主要設備名稱:臥式薄層干化機、鼓泡式流化床焚燒爐、余熱回收系統和煙氣處理系統等。
(2)工藝/裝備原理
含水率80%的脫水污泥采用管道密閉輸送至接收儲存系統,儲存的污泥經混合勻質后送至干化機,干化機再利用余熱鍋爐產生的飽和蒸汽對污泥進行干化。
污泥經干化機后變為含水率65%的半干污泥,并儲存于半干料倉,經柱塞泵輸送至焚燒爐進行焚燒。焚燒產生的高溫煙氣進入高溫空氣預熱器,加熱流化風,流化風送入焚燒爐助燃。
煙氣進入余熱鍋爐進行換熱,產生飽和蒸汽,供干化機使用。換熱后的煙氣先進入靜電除塵器,較大顆粒的灰渣被靜電除塵器去除。隨后煙氣進入煙道反應器,在煙道反應器入口加入碳酸氫鈉進行脫酸,加入活性炭去除重金屬及二噁英。之后煙氣進入布袋除塵器進行除塵,細小的粉塵被布袋攔截。
煙氣進入濕法處理系統進一步脫酸處理,采用氫氧化鈉漿液對煙氣進行洗滌。濕法出口的低溫煙氣采用熱力系統蒸汽加熱,提升排煙溫度,防止“白煙”產生,最終經煙囪排放。
系統產生的廢水排入污水廠處理后循環使用,焚燒產生的殘渣進行資源綜合利用,飛灰固化后外運處置。
(3)工藝/裝備特點
1.污水廠產生的脫水污泥,采用管道輸送及在線計量,輸送至接收儲存系統,有效解決污泥轉運過程中帶來的環境風險;
2.自動化程度高,自主研發工藝仿真模型,實現焚燒系統自動控制,提升焚燒穩定性;
3.污泥干化過程中產生的高濃度臭氣,采用焚燒的方式進行處理,車間的無組織廢氣,采用負壓的方式進行搜集,送入除臭系統處理,防止廠區臭氣外溢;
4.自主開發自持燃燒模型,并實現穩定運行,提高污泥焚燒的適應范圍,最大化利用污泥熱值,節能降耗;
5. 采用半干化工藝及鼓泡式流化床焚燒爐,易于在爐內形成低溫和還原性環境,從源頭控制氮氧化物的產生,無需脫銷裝置便能實現低氮排放;
6.半干污泥呈流態狀,有利于砂床混合物料切割,不易結塊,不會產生大顆粒爐渣,正常運行時無需排砂換砂;
7.半干化污泥的高含水率使其在存儲和輸送過程中沒有自燃和爆炸的風險;
8.管道輸送的連續性好,半干污泥燃燒過程穩定,爐內溫度分布均勻,波動小;
9.采用“3T+E”控制技術,焚燒過程中有效防范二噁英等有害物質的產生;
10.濕法出口的低溫煙氣采用熱力系統蒸汽加熱,提升排煙溫度,防止“白煙”產生。
11.污泥處置與污水廠配套建設,系統產生的廢水就近排入污水廠處理后循環使用,循環水利用達到95%,大大降低自來水耗量。
12.焚燒產生的殘渣可以進行制磚、水泥等資源綜合利用,最大化提高污泥處置資源化程度。
(4)應用工業領域
市政污泥處置。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王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