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黃埭鎮黃埭片區雨污水管網檢測養護服務(養護)
推薦單位:中建三局綠色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工程總包
項目所在地: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黃埭鎮
項目概況
本項目服務范圍西起西塘河,東至蘇陽路,北起太東路,南至春申湖,共計約590ha。實施范圍包含潘陽新村、埭川居委會片區、老年過渡房、塘船浜村、春申二村、金星花苑一/二區、陳大房片區、農貿市場、長涇西涇上片區等內部地塊及春申路(西塘河-方橋路)、華陽路(春光路——春申路)、中市路(太平橋港-太東路)、裴陽路(全程)、方橋路(太平橋港-黃埭蕩)、南新街(華陽路-方橋路)等市政道路。
本項目對黃埭鎮黃埭片區雨污水管網和小區、農村雨污水管網進行維修、臨時超越翻水、高壓疏通車清洗管道、影像檢測(CCTV影像檢測、QV影像檢測、聲納影像檢測)、安全維護、下井作業、污泥(淤泥)清理處置等。
示范意義
本項目通過對黃埭鎮黃埭片區雨污水管網進行檢測維修,實現雨污水管網分流改造。解決了普遍存在的現有村鎮雨污水管網系統老化,管道堵塞,汛期排水不暢,積水內澇,生活生產污水直排入河污染水體及地下水等問題,同時降低水量對污水處理廠的沖擊,保證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率。本項目的實施不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同時提升了村鎮的形象水平。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本項目管網檢測區域共計53個,其中小區36個,市政道路17條,管網檢測長度總計約390km,其中CCTV(閉路電視系統)檢測146474.749m,QV檢測245338.93m,管道疏通約390km。管道修復施工完成約20.794km,其中污水管網約9.74km,雨水管網約11.04km,新建一體化泵站4座,改建泵站2座,小區修復缺陷1114處,市政道路修復缺陷93處,共計修復1207處。已具備接納上游雨污水及將接入雨污水排入下游現狀市政主干管的條件。
(2)社會效益
雨污分流實施以后,減少了污水對水體的影響。避免了對河道明渠等造成污染,有效緩解道路排水不暢,雨季積水內澇等問題。不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同時提升了城市的形象水平。
(3)生態效益
通過雨污分流后,從源頭控制住了污染,加快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處理率,避免污水對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村鎮雨污水管網修復工藝。
(2)工藝/裝備原理
一、雨污水系統分流改造
根據檢測成果,對小區及市政道路雨污混接點進行改造,實現雨污分流。
污水出戶管接入宅前雨水:廢除并封堵連接管,將污水出戶管就近接入宅前污水管,視需要增設檢查井;
雨污水管道錯誤連通:廢除并封堵連接管,徹底分離雨污水系統;
雨水落水管接入污水管道:廢除并封堵連接管,將雨水管就近接入宅前雨水管,視需要增設檢查井。
二、雨污水管道改造修復
根據檢測的排查資料,結合管徑、管材、缺陷情況、周邊修復實施條件、造價等因素綜合考慮管道的修復形式;
對于交通繁忙、環境敏感等地區的排水管道的修復有限采用非開挖技術;
對于結構性缺陷中能直接影響地下水環境的各級滲漏均予以修復:結構性缺陷中破裂1-2級根據管道破損狀況進行評估,若需要,則有限采用非開挖修復;破裂3-4級原則上采用開挖修復;結構性缺陷中3-4級錯口及脫節采用開挖修復;接口材料脫落采用非開挖修復。
(3)工藝/裝備特點
對雨污水管網系統進行全面檢測,形成管內錄像,可以清晰了解雨污水管網系統問題,通過專家評判管網缺陷等級,再根據缺陷等級制定修復方案。因此制定的修復方案針對性強,能夠做到全面解決雨污水管網存在的問題,并未后續管網施工提供依據。
根據評判的管網缺陷等級及現場環境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包括非開挖及開挖修復方法,提高施工效率。
(4)應用工業領域
市政排水系統施工。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蔣紫唐薇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