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港渠(荊襄外河段)是荊襄外河濕地公園主體部分,主要承擔長湖防洪及西干渠生態補水等任務。項目建成后,不僅可改善荊襄外河水環境,還能為濕地公園和西干渠提供優質的水資源。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生化處理工藝:微氧速澄生化沉淀一體池設備
深度處理工藝:磁介質混凝沉淀池設備
(2)工藝/裝備原理
微氧速澄生化沉淀一體池設備原理:池體由缺氧池、好氧池及內置在好氧池的沉淀模塊組成。該技術是在原有活性污泥法的基礎上,通過反應器結構設計,在好氧池中增加沉淀區,通過氣提控制同步實現污泥和混合液回流,使得反應器中始終可以保持較高的活性污泥濃度。
生化沉淀一體池將常規A/O工藝中的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集成為一個池體,利用特殊結構設計,能夠同時滿足生化和沉淀的功能。生化沉淀一體池在高效去除COD的同時可去除氨氮、總氮及總磷,實現同步硝化反硝化和脫氮除磷,在功能上可以與膜生物反應器相媲美。
缺氧段異養菌將污水中的淀粉、纖維、碳水化合物等懸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有機酸,使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有機物,不溶性的有機物轉化成可溶性有機物,當這些經缺氧水解的產物進入好氧池進行好氧處理時,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
好氧區工藝系統中的污泥是好氧顆粒污泥和較大粒徑絮狀污泥的混合體系統,即在好氧條件下,微生物通過自固定或外界條件干預過程中,形成結構緊湊、外形規則的密集生物聚合體。好氧顆?;纫话阍?0%-40%,粒徑100μm以上污泥一般在60%-80%,污泥濃度可達到5000~12000mg/L。因污泥粒徑較傳統工藝大,在曝氣環境下,顆粒污泥的外、中、內層分別處于好氧、缺氧及厭氧環境,每個好氧顆粒污泥均是一個微型生物反應器,通過控制溶解氧,更容易產生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反硝化除磷及常規生物除磷等過程,強化了處理效果。
磁介質混凝沉淀池設備原理:系統來水經配水井配水后進入混凝裝置(含磁介質混合反應池及絮凝反應池),通過投加PAC、PAM、磁介質(含回收磁介質)進行混凝反應,生成大顆粒的“磁性絮團”,進入斜管澄清池。
斜管澄清池結合傳統斜管沉淀池原理,水流自下而上,通過斜管快速進行泥水分離,處理后的清水溢流至集水槽并排放出水,污泥通過斜管澄清池下的刮泥機收納到泥斗。
澄清池泥斗內的污泥通過污泥泵提升,一部分通過回流污泥泵回流至混合反應池,剩余部分通過剩余污泥泵輸送至磁回收機,通過磁回收機分離出污泥和磁介質,磁介質回流至磁介質混合反應池重復使用,不含磁介質的污泥排入污泥處理系統。
(3)工藝/裝備特點
微氧速澄生化沉淀一體池設備特點:①混合液流態穩定,污泥性狀好,沉降性能優異;②反應沉淀一體化,污泥濃度高,水力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小,設備投資??;③硝化反硝化作用強,脫氮效果優異;④污泥、混合液同步回流,節能效果明顯,運行費用低;⑤啟動快、運行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管理方便;⑥生物相豐富,系統穩定性強。
磁介質混凝沉淀池設備特點:①磁介質比重高達5,沉淀效率高,沉降速度可達40m/h;②對SS、TP去除效果好,作為深度處理使用時,出水SS、TP分別可到5mg/L、0.1mg/L;③耐沖擊負荷能力強,出水穩定可靠;④處理時間短,總停留時間小于20min;⑤占地面積小,節約基礎投資;⑥運行成本低;⑦設備自動化程度高,運行管理簡單,使用壽命長。
(4)應用工業領域
微氧速澄生化沉淀一體池:可適用于制藥、醫院、酒業、屠宰等工業廢水處理領域。
磁介質混凝高效沉淀池:可適用于制藥、淀粉加工、酒業、屠宰等工業廢水處理領域。
(5)工藝/裝備流程圖
(6)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