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總書記還指出,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近日,由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和清研環境控股子公司清研武創環境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清研環境污水處理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正式成立。
武漢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武創院”)是武漢市人民政府舉辦的新型研發機構,聚焦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綠色低碳、前沿交叉等領域創新需求,聯合行業領域領軍企業或核心骨干企業成立企業聯合創新中心,重點面向產業共性技術問題、市場需求等開展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中心的成立,標志著清研環境在院企合作、產研結合等方面邁入了新的階段。
在3月6日湖北衛視的采訪中,武創院清研環境污水處理技術企業聯合創新中心負責人郭耀凱說道:“總書記特別提到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這一關鍵,作為科教大省,湖北大力探索以‘用’為導向的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建設,入駐武創院這一新型研發機構,在這里,我們融資、人才等創新要素充分流動,加速了我們自主創新的步伐。”
(圖片來源:湖北衛視)
中心坐落于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市,早在2020年,清研環境就在武漢地區建立了應用項目,該項目核心工藝采用了清研環境自主研發的RPIR快速生化污水處理技術,在有限的土地面積內,通過“裝配式鋼結構池體+拼裝式RPIR模塊”相結合實現了項目的快速建設,從進場施工到通水達標投入使用僅耗時3個月,總處理水量規模達13萬噸/日,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集約快速高質量地解決了武漢市東西湖區機場河流域的溢流污染問題。
武漢市東西湖區機場河流域水質提升項目
2023年4月,生態環境部等5部門就聯合印發《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水生態環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其中明確規定了長江流域為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區域,要求長江干流水質要穩定達到Ⅱ類。
中心成立后,將充分利用依托武創院的平臺和清研環境的技術優勢,激發創新活力,圍繞長江流域水環境治理的需求,開展創新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推動創新技術的產業化,為水生態環境治理目標的實現添磚加瓦,助力長江經濟帶綠色轉型。
聲聲囑托,把脈定航,神州大地,共繪藍圖。從深研院到武創院,清研環境始終堅守創新靈魂,總書記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和路徑,未來我們將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信心、勇挑大梁,加大創新研發力度,布局綠色未來產業,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水處理創新技術的產業化,以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