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不再重水輕泥,如何燒出污泥一片天?

時間:2024-03-11 09:58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余長鋏

評論(

人多,產生的廢棄物就多,產生的環境影響也就越大。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城鎮污水處理規模已經突破了2.2億噸/天,產生的污泥也超過了6000萬噸/年(折合含水率80%的濕污泥)。雖然從統計數據上看,99.5%的污泥都已得到了妥善處置,但近幾年環保督察輪輪報告污泥違規處置問題嚴重,或非法接收,或直接傾倒,或去向不明,“治水不治泥,等于白治理”,行內人心知肚明的污泥問題終于還是被掀到了明面上。

01污泥處置起步晚、需求強、工藝路線增多

與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不斷提標、法規條例層層制定的重視程度相比,十年前污泥多少是顯得有些“無人問津”,2012年的《“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才首次對污泥處置提出明確指標。“重水輕泥”的過去很大程度來自規劃的短視與政策的輕視,隨著環保事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上升,環境問題的全局化考慮成為常態,“泥水并重”(十三五、十四五污水處理規劃中)的提法也使污泥的重要性得到了明確。2015年后,污泥無害化處置目標、新增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投資目標、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收費標準、稅收優惠措施等配套政策不斷發展,污泥處理處置行業開始成型并快速發展。

污泥具備“污染”與“資源”雙重屬性,在不受重視的那些年,污泥衛生填埋是最主流的技術路線,彼時的土地資源也不如現在值錢,污泥和生活垃圾一起往坑里一埋,污染和資源統統不見天日。但現在土地不夠了,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迫在眉睫要“落地”,好氧發酵、厭氧消化、干化焚燒、水解酸化……五花八門的技術路線展開了論證和競爭。

640.png

圖1 污泥處理處置路線匯總

篇幅所限,本文無法詳述每條技術路線的利弊,但從國家鼓勵的技術政策變化中可以一窺技術實踐與市場推廣的反饋。填埋被明確壓減后,土地利用與污泥焚燒是主要的鼓勵方向,尤其是污泥焚燒從“未提及”到“補充”再到“有序推進”,被認可度得到了明顯提升。而在污泥處置市場的新增項目中,2018~2023年,污泥焚燒項目規模占比達到了59.4%,且其中76%的項目為協同焚燒(據E20研究院不完全統計)。

640 (1).png

圖2 污泥處理處置政策推薦技術變化

事實上,中國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路線發展與國際情況也相去不遠,在填埋將被全面禁止的大背景下,土地資源豐富的美國及部分北歐國家,污泥消化、土地利用的比重扶搖直上,而在日本、德國等土地資源緊張的國家,污泥做成了肥料也沒地施,污泥的減量化才是最主要的目標,焚燒這種“終結者”的技術自然得到了大力發展。

02污泥協同焚燒成為我國重要方向

近二十年來,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口集中度上升,城市及周邊土地資源日益緊缺。但迥異于發達國家對污泥單獨焚燒設施及其配套設施興建的預先規劃,國內對污泥治理的重視和污泥焚燒技術的發展都遠遠不足,“重水輕泥”到“泥水并重”的轉變之路實在漫漫。好在東邊不亮西邊亮,污泥單獨焚燒設施高昂的投資成本和處置成本固然令人望而卻步,但建設飽和的國內垃圾焚燒廠和建設成熟的火力發電廠、水泥窯為污泥焚燒提供了協同處置的路徑。

目前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污泥協同焚燒技術路線主要包括三類:燃煤電廠協同焚燒、生活垃圾協同焚燒、水泥窯協同焚燒。燃煤電廠協同焚燒技術工藝簡單、運行投資管理費用低,污泥摻燒可改善煤的著火性能,剩余熱量用于發電,資源化利用效益顯著。燃煤電廠協同焚燒在德國、荷蘭等國家應用廣泛,我國南京、深圳、寧波等城市已有項目運行。生活垃圾協同焚燒主要是將含水率40~60%的半干化污泥與生活垃圾摻拌后入爐焚燒,近年也出現了將含水率80%的污泥噴入焚燒爐的技術路線,但該工藝中,污泥含水率高熱值低,可起到降低爐溫的作用,但產能增加并不顯著。水泥窯協同焚燒主要利用水泥窯中高溫煙氣為熱源干化污泥,并將干化后的污泥投入水泥窯中進行協同焚燒,焚燒后產生的灰渣作為建材進行二次利用。

雖然把污泥燒掉是徹底減量化的上上之策,但實操過程中仍然充滿著有關技術、市場、政策的多重困擾。既有焚燒設施系統處置污泥如何技術改造?污泥進廠進爐的質量如何把控?增加污泥焚燒后煙氣處理、廢渣處理如何優化進階滿足法規要求?污泥焚燒前的干化或預處理工藝段的要求如何確定?焚燒設施運行時參數和狀態如何調節和調控?這些問題很難得到一個統一的答案,究其原因,污泥處理處置的產業鏈當前仍然是柔性的勞務鏈,各個焚燒項目在污泥協同焚燒的技術改造過程中沒有相關技術規范的指導,只能各行其是,“發明”出各種各樣的“創新技術”,但盤根問底,基本上都是難以復制且穩定性存疑的工程改造措施。

03污泥協同焚燒相關標準還是空白

在政策的驅動下,當前污泥焚燒處置的規模已較2015年增加了100%以上,超過了1000萬噸/年(其中60%左右為協同焚燒),但與超過6000萬噸/年的產生規模相比,污泥焚燒還得再狠狠加一把火。要把更多的污泥順利地投入既有或新建的焚燒設施中燒掉,就需要建設成熟的污泥焚燒/協同焚燒產業鏈,非如此不可建成可復制的項目模式。這里的產業鏈不再是柔性的勞務鏈,需要真正的技術與成熟的產品化支撐,完全走通技術路線的每一個環節,避免在五花八門的“創新”中迷失了正確方向。當然,污泥處理處置產品的技術要求與具體參數,也需要符合當前政策法規的技術規范和技術指南的指導。指南“指南”,彌補當前污泥協同焚燒處置技術規范的空白也至關重要。

當前國內污泥焚燒相關標準規范嚴重缺失,排放限值參照執行《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而技術規范方面僅有《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焚燒爐》(JB/T11825-2014)與《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焚燒處理工程技術規范》(JB/T 11826-2014),污泥協同焚燒技術規范完全空白。

為此,E20環境平臺依托兩山標準化研究中心,協同中標院資環分院、邀請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聯合華電環保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金隅紅樹林環保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污泥協同熱處理國際標準研制工作小組,并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張辰大師出任發起人,遵循污泥處理處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ISO/TC 275)標準工作的原則,提出污泥協同熱處理技術規范的國際標準草案。截止2024年2月底,《污泥協同焚燒技術指南》已完成草案,即將進入國際標準的國內立項環節。

該草案核心技術部分由污泥特性、污泥協同焚燒技術、協同焚燒設備設施、協同焚燒操作運行管理組成。污泥特性章節涉及污泥來源與污泥主要性質指標;污泥協同焚燒技術章節主要涉及燃煤電廠協同焚燒、生活垃圾協同焚燒、水泥窯協同焚燒三類當前主流應用的協同焚燒技術;協同焚燒設備設施章節涉及污泥干化、污泥輸送、污泥焚燒、煙氣凈化、廢液處理、殘留固體廢棄物處理等工藝流程的技術設備與污泥系統焚燒設施建設的要求等;協同焚燒操作運行管理章節則圍繞污泥協同焚燒設施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操作管理事項展開,尤其是在增加污泥作為燃燒物后產生的變化及應對措施。目前該草案的聯合編制單位包括燃煤電廠協同焚燒領域的華電環保、生活垃圾協同焚燒領域的瀚藍環境、水泥窯協同焚燒領域的金隅紅樹林,在未來國際標準的深入研制中,除污泥焚燒項目的建設運行方,還將邀請更多污泥協同焚燒設備相關企業加入。

兩山標準化研究中心希望以污泥協同熱處理技術國際標準工作為起點,建設污泥焚燒/協同焚燒領域相關的技術、產品、規范標準體系,助力污泥處置產業化升級,帶動中國優秀技術、產品、項目走向國際,促進污泥協同焚燒技術國際級交流,提升中國在污泥處理處置領域的標準話語權。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