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方面,河南正佳能源環保、安徽水韻環保、皖創環保、環科股份、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島積成等企業終止IPO進程。其中,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在2023年12月又重新啟動了IPO。
另外,近年來,在退市新規持續發揮作用,資本市場監管趨嚴的形勢下,一些企業受到波及。比如2月2日晚間,博天環境發布公告,已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認定其財務造假,即將被其強制退市的通知。
相關鏈接
環境企業“良幣”新時代的開啟——資本深度整頓與AI智能的機遇相結合
從兩大固廢龍頭上市,看2023年度環境產業十大資本事件及影響
PART 8
存量提質增效:盤活“存量”帶動“增量” ,環保資產“活”了起來
當前,中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峰期已過,環保行業逐漸由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疊加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乏力,財政支出壓力近幾年來不斷增加。
政府財政捉襟見肘傳導至環保行業,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環保企業的應收賬款越來越大。中國水網曾發文分析,對比2022年平均應收賬款(因部分企業退市、新增上市、未披露等,上市環保企業統計口徑略有差異)為13.09億,2023年上半年平均額上漲6.5%。在統計的228家上市環保企業中,應收賬款最高可達210.5億元。
近日,數家媒體報道的一份《重點省份分類加強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內容引起多方廣泛關注。該項政策要求,12個重點省(區市)的各級政府原則上不得在特定領域新建政府投資項目,涉及領域包括交通、社會事業、市政、產業園區等。只有少數領域被列入了“白名單”,其中包括市政領域的城市燃氣、排水、供水、供熱設施等。
在應收賬款日益高漲、嚴控債務的大背景下,新增項目投資將會變得愈加緩慢。因此,尋求存量資產的盤活優化成為高質量發展時代的必要選擇。
政策層面,《關于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意見》提出,要重點盤活存量規模較大、當前收益較好或增長潛力較大的基礎設施項目資產,包括水利、清潔能源、水電氣熱等市政設施、生態環保等。
環保層面,隨著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填埋場占用土地作為城市稀缺資源的戰略價值愈發凸顯,推動填埋場土地盤活,探索優勢地塊的高值化利用成為實現城市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1月,《存量填埋設施治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征求意見稿)》為后續存量垃圾填埋場的治理工作提供了頂層指導。
E20研究院數據中心發現,近兩年,在存量生活垃圾填埋場項目中,封場修復和再生工程類項目逐漸增多。2022年和2023年,兩類工程項目數量分別占當年新增存量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類項目50%以上。這其實也印證了存量環保市場的確在加速釋放。
另外,大規模的填埋場陳腐垃圾復挖項目有望成為存量治理行業未來重要的發展支點,考慮其經濟可行性和各地區的垃圾處理方式演變情況,相關項目機會預計將重點在華東和沿海地區優先釋放。
據 E20 研究院調研顯示,大多數省份垃圾焚燒廠都面臨著入場垃圾量不足的問題,焚燒廠平均負荷率約為60%,未能達到滿負荷運營。而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產能急劇增加已是大勢所趨,實現與填埋場的業務聯動可保證焚燒廠的持續穩定運行。2023年,光大、中節能、康恒等龍頭固廢企業都有相關項目落地。
同時,生活垃圾焚燒協同處置污泥等廢棄物也成為重要趨勢之一。由于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市政污泥、餐廚垃圾及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的性質相似,均可采取焚燒的方式處置,協同處置既可以解決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入爐垃圾不足、“吃不飽”的問題,也能破解污泥“沒地去”的難題。
針對生活垃圾焚燒廠協同工業垃圾焚燒話題,徐海云曾在E20做客時指出,生活垃圾協同工業固廢焚燒是趨勢,但建立合理的收費制度是核心。只有科學合理的收費制度,才能讓生活垃圾處理廠更有動力接納一般工業固廢,也才能更好地提高垃圾處理設施的運營效率。
存量盤活方式創新方面, REITs可幫助優質資產通過資本市場實現公開募集資金,是盤活存量資產效率最高的方式之一。但發行REITs的門檻相對較高,對資產的要求也比較嚴格。
富國首創水務REIT為水務行業開展存量資產盤活提供了寶貴經驗。2023年2月,中山公用擬斥資3.1億設立Pre-REITs基金,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2023年10月,光大環境申請發行公開募集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并于中國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