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銷號工作要求,岳陽市人民政府組織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等單位,對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涉及我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問題和生活垃圾焚燒利用問題,進行了整改驗收銷號,市級初步審核已完成,現將有關情況予以公示,歡迎社會公眾監督,對公示內容有異議的,請向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反映,聯系人:周明偉,聯系電話:0730-8857557。
一、反饋問題
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反饋第16項問題:全省95座生活垃圾填埋場中,31座超設計能力填埋,占比達32.6%。垃圾滲濾液滲漏、直排問題突出,涉及我市8座填埋場。
二、整改目標
規范垃圾填埋場運營管理,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滲漏、直排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完成我市8座填埋場問題整治任務。
三、整改措施
(一)全面督導,加快問題整改。結合中央、省級督察發現問題,開展全市垃圾填埋場生態環境專項督查,梳理明確問題清單,督促存在問題的填埋場加快整改,進一步規范填埋場運營管理,確保生活垃圾填埋場安全穩定運行,防止污染環境問題發生。
(二)以評促管,建立長效機制。一是做好省住建廳統一安排部署的全省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與運營水平評價工作;二是結合“洞庭清波”、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專項行動對垃圾填埋場的運營管理實行每月一調度每月一考評;發現問題及時督辦,督促整改。
(三)加強監管,提升治理技能。一是通過水質在線監控及定期抽檢方式,提高監管能力;二是積極組織我市垃圾填埋場管理人員參加全省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規范運營與應急管理培訓、湖南省生活垃圾填埋場雨污分流系統及膜材料施工技能培訓會、全省長江經濟帶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治理現場培訓會等培訓學習,提升治理能力。
四、整改完成時限
2021年12月19日。
五、整改完成情況
自反饋指出問題以來,各垃圾填埋場較真碰硬,堅持不懈抓整改,久久為功促落實,成效明顯。我市8個生活垃圾填埋場中5個(岳陽市花果畈、汨羅新橋、岳陽縣、屈原區磊石、云溪羅家坳生活垃圾填埋場)已完成整改封場、1個(臨湘市城鄉生活垃圾填埋場)已完成整改并停止接收生活垃圾、1個(平江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已整改完成,目前僅接收20%的生活垃圾,80%的送汩羅焚燒處理,1個(華容縣鼎山無害化垃圾填埋場)仍實行衛生填埋,但嚴加監管規范化運營,無超設計能力填埋問題,存在的滲濾液滲漏、直排等主要問題全部完成整改。
(一)岳陽市花果畈生活垃圾填埋場
2019年底,花果畈垃圾填埋場停止接收生活垃圾并啟動封場項目建設。主要工程包括:堆體整形覆蓋;地下水污染控制;填埋氣體、滲濾液和地表水的收集與導排;封場景觀綠化;臭氣控制;環境及安全監測檢測等。徹底解決了地下水監測井缺失,庫區分區不合理,庫區滲濾液導排不暢等問題。2021年底對垃圾滲濾液實行全量化處理(投入近3000萬元,建設濃縮液處理裝置),處理能力達600噸/天,做到達標排放。
(二)汨羅新橋生活垃圾填埋場
汨羅市新橋垃圾填埋場于2021年11月完成生態封場治理。建設環場排水溝和逐級平臺排水溝,場內雨污分流系統完善;全場滿鋪建設了封場覆蓋系統(水平防滲),減少滲濾液產生;建設了垂直防滲止水帷幕,消除了地下水污染隱患;滲濾液處理設施滿負荷運行,調蓄池水位已降低,無直排現象。
(三)岳陽縣生活垃圾填埋場
對原有規模為200噸/日的滲濾液處理系統進行改造,恢復正常處理能力,新增一套100噸/天的低濃度處理設施和一套60噸/天的濃縮液處理設施,實現濃縮液不回灌,滲濾液全量化處理的目標;啟動垃圾場生態封場工程,實施堆體整形覆蓋、地下水垂直防滲、填埋氣體收集、滲濾液和地表水收集與導排、封場景觀綠化、臭氣控制、環境及安全監測檢測等工程,對原采樣口進行拆除,新建高標準采樣口,將應急處理設備排水口移至在線監測系統取水泵采樣口上游,并安裝監控設施,24小時全程監控。2022年12月完成生態封場并竣工驗收。
(四)屈原區磊石生活垃圾填埋場
制訂了整改方案,按方案恢復了3口地下水檢測井,建立數據在線監控,通過堆體整形、防滲、導氣、雨污分流等對填埋場進行了生態封場,完成堆體整形27000平方米,完成了24個導氣井、滲濾液全量收集處理,并達標排放。委托第三方維運,定期檢測,出具檢測報告存檔。
(五)云溪羅家坳生活垃圾填埋場
位于我市云溪區的羅家坳生活垃圾填場,于2019年10月由市政府整體收購,改造后作為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配套設施,用于灰飛填埋。截至2023年10月,累計填埋13.92萬立方米,灰飛固化物5.65萬噸,剩余庫容約39.47萬立方米。收購后交由市城管局固體廢物處置服務中心管理,對照《2019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問題清單》披露的問題,采取了有效措施進行整改,先后對其垃圾填埋區進行了雨污改造、現場滲濾液處理設施進行維護改造與護坡底部池塘的清理,同時,對壩體及滲濾液調蓄池等進行了全面檢測,均未發現漏點,并于2020年12月完成了整改并驗收銷號。改造后委托第三方專業公司維運,環保日常在線檢測,滲濾液處理后的產水通過管道送云溪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后達標排放。
(六)臨湘市城鄉生活垃圾處理中心
采用砌體抬升法調整截洪溝排水坡度,利用黏土、混凝土及磚砌結構對截洪溝進行改造,解決了庫區內錨固溝雨水導排不順暢問題;引進填埋區沼氣發電項目,采取全場覆蓋、主動抽排收集方式,利用沼氣進行發電;2022年8月,域內城鄉生活垃圾送往岳陽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理,垃圾填埋場填埋庫區已停止進入生活垃圾填埋,解決了填埋作業不規范等問題。
(七)平江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
啟動應急預案,累計轉運超出處理能力的膜下水60車次至金窩污水處理廠,約600立方米,避免了膜下水外溢;完成膜下水處理設施二期項目建設,新上300噸/天處理裝置,至此膜下水處理能力達到600噸/天,滿足處理需求;完成填埋場止水防滲幕墻建設,有效阻止污染擴散;完成調蓄池擴容工程,容量從7000m3擴大至14000m3,實現處理設施全年運行,達到庫容與處理量的平衡,確保滲濾液全量收集,不造成外溢或滲漏的環境污染問題。
(八)華容縣鼎山無害化垃圾填埋場
嚴格按照《垃圾填埋作業規劃》和有關技術規范作業;啟動填埋場沼氣發電項目建設,全面收集填埋氣體,并于2021年投產發電;通過完善庫區的雨污分流系統,從源頭上減少了滲濾液的產生量。2022年新增300噸滲濾液處理設備,加上原有的100噸設備共400噸處理設備。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