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作為全球首個碳關稅制度,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開始試運行,2026年正式起征"碳關稅", 并在2034年之后全面取消免費配額。近日,SGS中國區副總裁辛斌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采訪,就企業碳關稅(CBAM)應對發表了看法。
CBAM過渡期所涵蓋的6大行業,我國的鋼鐵和鋁制品行業受到的影響最大。目前,CBAM對鋼鐵、鋁和氫只征收與其直接排放相對應的費用,而對于水泥、電力和化肥,則既收取直接排放費用,也收取間接排放費用。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完整而準確地計算產品隱含的碳排放量,如果企業不能有效控制產品的碳排放,可能會面臨額外的碳關稅成本,從而導致產品在歐盟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然而,CBAM的推出也為企業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機遇。通過增加對綠色技術和環保措施的投入,企業可以提高產品的綠色競爭力,從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作為歐盟碳交易市場指定的第三方碳核查機構,SGS能夠及時為相關中國企業提供最新的官方信息,幫助他們了解碳核查和減碳機制,并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應對潛在的挑戰。"
對于企業,尤其是明確被涵蓋在行業內的企業來說,辛斌建議企業迅速了解政策內容,并積極與供應商和進口商溝通,獲取最新資訊。同時,企業還需迅速學習相關政策法規的計算內容,以便能夠及時應對政策變化。首個申報期時間非常緊迫,進口商需要在2024年1月底之前提交申報。因此,我國的生產企業需要盡快核算2023年的生產數據,以便向進口商申報,以免影響未來的產品出口貿易。
"除了六大行業,其他行業也需要應對CBAM帶來的挑戰。企業可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增加環保元素,提高產品的綠色競爭力。積極與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合作,共同推動綠色供應鏈建設,減少整個產業鏈的碳排放。同時,還需了解并參與碳交易市場,積極尋找碳減排的商機和合作伙伴。"
CBAM核查報告應包括企業的碳足跡情況、碳排放監測數據、碳減排措施等相關信息。為確保報告的準確性和可信度,建議企業選擇專業的檢測機構進行碳排放核查,并遵循相關的國際標準和規范。在過渡期和實施期,進口商都需要提交CBAM核查報告。全面實施后,CBAM報告中所含數據必須經歐盟碳交易市場授權的驗證者進行驗證。
辛斌表示,企業應該根據全球發展大勢,公司所在地的政府發展規劃,考慮自己所在行業的緊急程度,以及公司自己的綠色發展理念制訂切合實際的戰略和目標,不要急于求成,可以適度超前。企業的減碳實踐應該為公司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減碳目標應該科學策劃,減碳措施應該切實可行,減碳效果應該經得起國際驗證。
SGS是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驗證領域的市場領導者,擁有超過15年的驗證CBAM覆蓋的所有行業GHG溫室氣體排放的經驗。針對企業提出的所有CBAM需求,能夠提供從審計到差距分析評估再到驗證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