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關注到,近期,浙江、江蘇兩省國資環保平臺動作頻頻,地區國資環保資源的內部重組、優化以及近期國資企業動作都宣告著江浙區域環保平臺公司正在加速壯大中。
環保力量本就強于其他省份的浙江、江蘇,在地方環保資源重組整合完成后,下一步將發力區域環保業務的開展。
國資整合加速,江浙兩地國資環保動作不斷
地方國企資源整合是近幾年的熱點話題,以今年為起點的新一輪國資重組、優化中,不少省份表現亮眼。
據現代咨詢報道,2023年1-9月國企平臺公司重組整合整體處于較為活躍狀態,維持較高節奏,以新設和資產整合模式為主。區域方面,以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為代表的華東地區的國企平臺公司重組整合事件較多,占據前四的位置,合計占比達56.9%,其中浙江以資產整合模式為主,江蘇則以新設模式為主。
單獨從地方國資整合動作來看,浙江、江蘇近期動作同樣頻繁。
就江蘇省而言,出現組建市級環保平臺,將環保平臺注入市級城投等動作。
4月,江陰市環保集團揭牌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秦望山綠色循環產業園舉行。
10月,徐州市委深改委第 18 次會議研究通過了《關于部分市屬國有企業重組整合工作方案》,標志著新一輪市屬企業重組整合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根據工作方案,本輪重組整合將做強環保水務產業,把國投集團所屬環保集團國新生物質能源、豐縣全新世可再生能源公司剝離至國投集團二級公司國投能源公司;將環保集團以股權形式注入新盛集團,與徐州新盛綠源循環經濟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完成整合;將市水務局所屬徐州市水利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產權劃轉至新盛集團,進一步補齊新盛集團水務一體化產業鏈。
就浙江省而言,出現成立省級環境集團、變更環保上市企業實控人等動作。
10月13日,浙江生態環境集團總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集團總部項目正式落戶余杭區,標志著浙江省級生態環境集團正式亮相。
11月1日,菲達環保實控人由杭鋼集團變更為浙江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浙江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實控人為杭鋼集團,浙江生態環境集團實控人為浙江省財政廳。
同樣作為地方國資的兩個省級環保平臺,不排除未來會進行進一步的資源劃轉和重組動作。
同時,環保產業本就發展強勁的江浙地區,在經過一番重組和整合后,下一步將朝著哪里發展?
環保正規軍plus版,發揮長三角經濟帶環保協同效應
江浙地區的環保產業力量本就不容小覷,地方環保資源的不斷劃轉和重組完成后,區域環保協同發展、引領環保產業走向專業化、集中化才是主要目標,整合后的plus版本,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
浙江生態環境集團成立時,就指出要按照“有利于推動生態環境事業發展,有利于促進企事業單位做強做大,有利于規范市場秩序”的原則,有效整合業務板塊,系統優化產業生態,不斷完善治理結構和市場化運營機制,持續提升綜合競爭力、科創“硬實力”,為余杭區發展未來產業“加碼”、為全省生態環境事業“賦能”,合力譜寫大美余杭、詩畫浙江的嶄新圖景,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增添更鮮明、更厚重、更牢靠的生態底色。
江蘇省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省份,勢必也要在推動長江大保護工作中持續發力,散兵游勇無法真正解決長江流域污染治理、長江大保護工作的開展,地方環保資源協同后,才能發揮更大效用。
今年3月,江蘇省多部門聯合印發了《江蘇省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及長江、淮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蘇環辦〔2022〕48號)。其中明確,到2025年,按化學需氧量因子核算,蘇南、蘇中、蘇北地區縣級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率力爭分別達到88%、75%和70%,有條件的縣級市努力達到100%,全省平均達到80%;到2025年,全省“十四五”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0%,省考以上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完成省定目標等內容。
10月12日,總書記在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強政策協同和工作協同,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建久安之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江蘇省地方國資環保平臺,也正在通過重組整合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打造成市場化、現代化新國企,服務于長江大保護。例如,徐州市委深改委將環保集團注入到市級城投的目標也是推動集團大水務板塊發展,實現企業間的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做強環保水務產業。
至于浙江省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省份,也或將在地方環保平臺的整合下發揮協同效應。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