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武漢都市圈發展協調機制生態環境組辦公室正式印發《武漢都市圈生態環境共保聯治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指出,通過“1541”,即一個總目標、五大重點任務、四項保障措施、一張任務清單,推進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提升,到2025年,武漢都市圈“兩帶一環六楔多廊”生態安全格局初步構建,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取得積極進展,生態環境共保聯治能力顯著提升。
建設綠色低碳都市圈
武漢都市圈是湖北省產業發展最具活力,生產要素最為密集的地區。武漢市被列入國家低碳城市試點,武昌區入選全國第一批氣候投融資試點,為區域綠色低碳創新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在此基礎上,武漢都市圈九市要進一步聚焦產業綠色轉型發展、資源能源集約利用、綠色低碳交通、碳達峰、綠色低碳新風尚等五個方面開展工作,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范區。
建設和諧共生都市圈
強化系統思維,統籌開展跨區域生態環保合作,把治水、治氣、治山、治林、治田、治湖有機結合起來。方案提出,通過三年共同努力,都市圈九市協同打造生態安全格局、嚴格生態空間管控、共同締造城鄉藍綠生態空間、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
建設美麗清潔都市圈
通過開展流域綜合治理、大氣聯防聯控、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治、“無廢都市圈”建設、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等行動,都市圈生態環境共保聯治能力顯著提升。
建設安全宜居都市圈
武漢都市圈持續推進長江大保護,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下一步將聚焦推進環境基礎處理設施共建共享、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共同完善、環境風險防控和應急能力統籌建設等重點任務,加強跨區域跨部門的聯動協同。
建設融合發展都市圈
武漢都市圈九市成立武漢都市圈發展協調機制生態環境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簽署《武漢都市圈2023年(鄂州)生態環境合作協議》,加強信息共享、強化應急聯動,同向同行協同發力。共同編制《武漢都市圈生態環境共保聯治規劃》,已通過組內審定,待武漢都市圈發展協調機制聯席會議審定通過后印發實施。
為確保方案落地落實,對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嚴格調度評估、強化公眾參與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動員引導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綠色都市圈打造。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