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圖文實錄】 生態環境部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時間:2023-05-30 09:24

來源:生態環境部

評論(

140005481.jpg 

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將在山東濟南舉辦

海報新聞記者:六五環境日即將來臨,請問生態環境部今年有何活動安排?對比往年今年有哪些亮點?

劉友賓:再過一周,我們將迎來今年的六五環境日。去年6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致賀信,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體現了總書記對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的親切關懷,讓我們深受感動、備受鼓舞。今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將聯合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山東省人民政府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國家主場活動。

活動將圍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主題,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集中展示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成就,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引導全社會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和模范踐行者,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活動現場將發布《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揭曉2023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實踐活動百名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十佳公眾參與案例和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單位,聘請2023年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公布2024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舉辦地,并舉辦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山東論壇、中國生態環境志愿服務論壇、中國生態文學論壇、講好中國生態環保故事論壇等專題論壇和配套宣傳活動。

六五環境日前夕,將組織開展“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采風山東行、大型主題采訪、主題攝影作品征集、主題歌曲傳唱、主題少兒繪畫大賽、“助力六五環境日”接力宣傳等預熱宣傳。六五環境日當天,全國2101家環保設施單位將集中向公眾開放。

2017年,我部聯合江蘇省人民政府在江蘇南京舉辦了第一個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2018年以來,生態環境部、中央文明辦和省級人民政府每年聯合舉辦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成為慣例。各地圍繞環境日主題,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143451401.jpg

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取得五大進展

南方都市報記者:“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快建立完善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請問這一體系建設的進展和亮點體現在哪些方面?接下來還有何工作打算?

蔣火華:謝謝您對這個問題的關注。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央《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完善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全力推進現代化監測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監測格局更大了。有序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制度化、規范化,現有社會化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已達3500家左右,人員約20萬人。持續推進部門間協商合作,會同農業農村部、水利部開展水生態監測,與自然資源部共享地下水監測數據,與中科院合作開展生態質量監測等。

二是監測網絡更全了。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生態質量、污染源監測全覆蓋。國家每年直接組織開展監測的點位達1.1萬多個。

三是監測數據更真了。上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誰考核、誰監測”。建立“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責任追溯制度。加強對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公眾主觀感受和客觀監測數據更加一致。

四是監測能力更強了。空氣和地表水常規指標已經實現了大規模、自動化監測,高精尖實驗分析儀器和便攜式、快速化應急監測儀器大量配置,衛星遙感、激光雷達、移動走航等先進監測裝備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五是支撐作用更大了。“真、準、全、快、新”的監測數據,在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大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等數據全面應用于環境質量評價考核排名和中央生態環保督察。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以監測先行、監測靈敏、監測準確為導向,圍繞監測格局、監測網絡、監測能力、監測質量、監測隊伍、監測支撐等幾方面,不斷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現代化水平,以監測高質量發展助力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服務人民的高品質生活。為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更有力支撐。

謝謝大家!

劉友賓: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期待大家共同在六日環境日活動中會見,謝謝大家!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