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清新環境發布了首份ESG報告——《2022年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ESG報告全面展示了其在響應國家戰略和“雙碳”目標上的系統性工作進展,全方位體現了該公司在履行社會、環境及企業治理責任和員工權益保障責任的舉措和未來規劃。
助推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ESG報告顯示,清新環境依托“生態化、低碳化、資源化”發展戰略,堅持降碳、減污、資源循環利用和綠色生態協同推進,主動適應國家政策和市場趨勢,助力國家“雙碳”目標早日實現,助推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多年來,該公司服務的煙氣脫硫脫硝項目累計實施1578臺機組,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818萬噸、氮氧化物排放約92萬噸、粉塵排放約131萬噸;城市供排水運營服務總規模達6.7億噸,其中年處理供水量約1.8億噸,年處理污水量約4.9億噸;余熱發電項目每年完成發電量約7.6億千瓦時、供汽約 24.9萬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2萬噸,對工業客戶減排二氧化碳起到關鍵作用;危廢資源化利用與處置核準規模約35.25萬噸/年。2022年,清新環境首個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在山西開工,首個分散式風電項目在格爾木順利推進,新能源裝機規模超880MW。
聚焦科技創新 為碧水藍天貢獻力量
ESG報告透露,作為國內首批參與煙氣環保第三方治理的綜合環保企業,過去20余年,清新環境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己任,加強自主研發,持續保持迭代創新的核心競爭力,為環保及節能減排事業貢獻力量。
成立至今,該公司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編寫20余項。自主研發400余項環保領域專利技術,并成功將自主研發的技術應用于電力、鋼鐵、冶金、石化等多個工業領域。截至2022年底,清新環境擁有專利662項,其中發明專利89項、實用新型552項、外觀設計21項;擁有軟件著作權247項,累積參與60余項標準制定。該公司不斷拓展前沿領域,通過與高校合作開展CCUS、好氧顆粒污泥技術、電泳分酸堿等低碳技術研究,2022年研發項目數量達100余項。其中,在江蘇鹽城生產基地成功實施的電化學儲能技術工業化示范項目,是鹽城市首個用戶側光儲一體化并網項目。
優化治理體系 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作為四川發展旗下的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清新環境堅持“黨建引領,從嚴治理”,不斷優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完善“黨委全面領導,董事會戰略決策,監事會依法監督,管理層負責經營”的治理格局,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和發展優勢。
2022年,該公司持續完善治理體系,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權責范圍更加明確,董事會的決策質量和決策水平逐步提升;不斷完善內控合規管理體系,提高合規管理水平;持續拓展投資者溝通渠道,充分保障投資者權益,穩定和增強投資者信心。
傳遞清新溫暖 共創美好未來
ESG報告指出,清新環境堅持以員工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員工共同成長, 為員工創造充分的發展空間,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該公司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己任,不斷提升工程建設質量,提高客戶服務水平。
清新環境確立了員工職業生涯與公司發展相統一的晉升機制,建立了雙通道的晉升體系,進一步提升員工的活力和積極性。該公司堅持倡導員工健康生活,開展多項文體活動和關懷行動;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熱心助力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清新環境將把ESG理念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持續提升綜合競爭力。未來,清新環境將繼續秉承“讓世界清新永駐”的企業使命,圍繞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綜合環境服務商”的戰略目標,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幸福,以優質業績回報股東。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