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講述環保企業和企業家的故事到認知環境產業的本質,從聽濤第一季到聽濤第二季,面對新時代,讓我們一起跟隨產業的發展,探尋產業的邏輯,尋找產業的方向。
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服務產品,都需要產品標準。高標準引領高質量,高質量需要高標準。中國式現代化之下,領跑者標準如何跟環境產業有效銜接在一起,是E20和行業伙伴積極探討的問題。跟隨聽濤第二季第13期,談談高標準如何引領高質量。
我們談完了產品,我想談談產品的標準化問題。所有的產品都是為特定客戶打造的一個價值載體,產品是我們用來跟客戶進行交換的一個核心的標的物,而標準是我們通過這個產品向用戶所提供的價值承諾。產品必須要有自己的產品標準,而項目不同,項目的標準一般會成為排放標準和建設標準。作為產品,就向特定客戶有一個價值承諾。
在基礎建設的時代,或者說在奔小康的時代,也可以叫溫飽時代,我們環保行業的標準就是排放標準,是紅線,以國標的形式來實現。達不到紅線可能會面臨處罰,面臨3年不能退稅,會面臨整改。全面現代化之后,技術產品化、服務產品化之后,我們提出了高標準發展的基本要求。無論是供水污水還是垃圾焚燒,都在不同的方向上以達標排放為核心,有了標準化的追求。其中有句話說用高標準引領高質量,要想做到高質量就需要高標準。高標準是說你的高質量表現在哪些方面,并且把它固化下來,公開的透明的向用戶做出承諾。你達不到,用戶有權利對你進行要求或進行處罰。
為了做好標準化的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也發布了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我記得是2017年的9月份,提出了領跑者制度。鼓勵企業在國標的基礎之上,把自己的企業標準進一步的拔高,跟國際接軌,這個制度稱為領跑者制度。領跑者制度就是要超出國標,超出我們同行的一些水平,10%、20%這種最好的企業的標準是什么。為了落實領跑者制度,2018年6月份由市場監督總局等八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的制度。從2019年2月份全面啟動了領跑者的這個體系。通過3年多的實施,已經有200多項產品提出了自己領跑者的團標,比例非常小,因為我們的產品有幾萬幾十萬個。
領跑者制度原來在我們環保行業并軌的程度比較低,我們在按照原來的達標的基礎標準的體系在建設和運營我們的環境設施。我們也在探討,在高質量的時代,領跑者標準和我們行業怎么能夠有效的銜接在一起。我們曾經在“雙百跨越”的大的行動中間提出了評價體系,我們有一個更高的標準,一個2049年相對也不落后的標準來評價我們的污水處理設施、垃圾焚燒設施,希望他們能夠按照更高的標準來建設,來引領老百姓、引領消費者能認知、感知我們好的產品的邏輯。這個標準評價體系我們稱為給環保的高質量發展一個標尺。
最近我們跟市場監督總局的標準化研究院成立了兩山標準化研究中心,在環保行業組織領跑者的標準。我們希望研究環保行業大部分細分領域的產品,包括技術性的產品、設備性的產品,也包括服務性的產品,它們的領跑者標準的限值。我們想組織行業里的龍頭企業、有責任感的、想在高標準的領域里領跑的企業參與發布領跑者團標,為行業的先行者提供一個標尺。
有了這個標尺,怎么去實施?我們行業還面臨一些困境。因為國標是強制的,如果把國標做的過高,成本就會過高,如果用戶的支付是固定的,你就會覺得吃虧。在我們行業有一個例子,當我們這個行業的國標鎖定在一級B的時候,MBR是個很吃虧的工藝。它的工藝的成本在一級B的排放標準之下要高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但是當我們的排放標準強制提到一級A,甚至提到準地表Ⅳ類,或者準地表Ⅲ類的時候,有些工藝的技術經濟的比較開始合算。所以以前我們大部分精力是在鼓動國標的提標之上,來拉動我們的技術進步。但國標是一種強制性的標準,國家要考慮全國參差不齊的發展水平,不同的地方政府不同的支付能力,還要考慮我們技術供給的難度。所以一刀切的國標,不可能提的很高。
中國目前的環境設施的排放標準已經是世界領先的,局部已經達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水平,雖然還有一些個別的呼聲,還希望通過進一步的提高標準來提高環境質量,實際上這條路是走不通的。我們需要讓企業標準,讓部分企業的先進的技術標準能夠異軍突起,帶來差異性。但是這種差異性必須要得到市場的承認,就是你做的好,高鐵的價格必須要比綠皮車貴,我們提高了標準萬一又不給合理的價格,我企業就虧了。但老百姓說了,如果你的標準這么低,給高價格也不太合理。
01欄目: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聽濤》第二季
從解讀宏觀政策到認識環境產業的本質,以視頻分享的形式,梳理產業脈絡,探尋產業的邏輯,尋找產業的方向,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02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03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2月3日起首播,每期平均時長10分鐘左右;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多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多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
往期《聽濤》第二季文章相關鏈接:
【聽濤第二季】首期開播!傅濤講“從本質出發,重新認識環境產業”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