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強化系統觀念,統籌推進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持續推進藍天保衛戰,新增25個城市納入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支持范圍,累計完成2.1億噸粗鋼產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4.6萬余個揮發性有機物(VOCs)突出問題整改,開展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印發噪聲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持續推進碧水保衛戰,持續推進長江、黃河、渤海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開展水生態考核試點監測,啟動黃河流域歷史遺留礦山污染狀況調查評價,推進縣城及縣級市黑臭水體整治,劃定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實施入海河流水質改善行動,推進美麗海灣建設。持續推進凈土保衛戰,開展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實施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重大工程項目,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建設。全國新增完成1.6萬個行政村環境整治。全面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將14種新污染物納入重點管控清單。不斷加大生態保護監管力度,持續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試點,組織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認真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配合有關部門制定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平穩運行,加大碳排放報告質量專項監督幫扶及督辦問題整改力度,組織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會議取得于我有利成果。
三是深化改革創新,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深化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累計將344余萬個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許可管理范圍,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配合開展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修訂海洋環境保護法,發布80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印發“十四五”環境健康工作規劃。有效提升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水平,連續3年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嚴肅查處一批涉嫌環評造假案件,持續開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達標排放專項整治。全面加強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成功發射三顆生態環境衛星,穩步推進碳監測評估試點,組織開展全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評估試點、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周邊監測試點。著力強化資金支撐保障能力,建成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開展中央財政資金項目監督幫扶。深入落實“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成功舉辦六五環境日、全國低碳日國家主場活動,不斷完善例行新聞發布制度,持續推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完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等合作平臺,成功舉辦國合會年會暨30周年紀念活動,舉辦第三次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等活動,認真履行國際環境公約。
會議指出,新時代10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偉力彰顯,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步履堅實,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提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有力推進,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全面加強,生態環境風險得到有效防控,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明顯提升,環境領域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彰顯了“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
會議強調,在肯定工作成績的同時,要清醒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從經濟發展態勢、氣候條件、工作基礎和國際形勢看,2023年及未來幾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面臨更大壓力。全國生態環境系統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對標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踐行“六個必須堅持”(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做好“六個統籌”(統籌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統籌PM2.5與臭氧協同治理,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統籌城市和農村,統籌陸域與海洋,統籌傳統污染物與新污染物),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強生態系統保護監管,嚴密防控生態環境風險,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做好各項工作。
會議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和美麗中國建設為統領,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穩定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助力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保障。
會議確定,2023年要抓好以下重點任務。
一是積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踐。聚焦區域重大戰略打造美麗中國先行區,謀劃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支撐重大戰略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扎實推進鄉村生態振興,建設美麗鄉村。加強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建設與保護。
二是扎實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全力支撐服務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強化重大投資項目環評服務保障,著力推動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開展多層次多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做好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周期管理工作,健全溫室氣體清單編制體系,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低碳城市建設試點。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