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正在成為新冠疫情的“風向標”。
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10月7日報道,在該國賓夕法尼亞州、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等地,當地廢水(相當于中國所說的“生活污水”)中檢測到的新冠病毒密度正在增加,這可能是新冠疫情激增的一個早期預警信號。
事實上,從今年1月開始,西方很多國家就逐漸停止了對核酸的檢測,轉而采取下水道廢水監測的方式跟蹤疫情趨勢。有數據顯示,目前已有66個國家啟用或研究下水道監測新冠病毒流行狀況,比一年前多了12個。
今年4月6日,中國國家衛健委法規司也發布“關于發布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污水中新型冠狀病毒富集濃縮和核酸檢測方法標準》的通告”,規定了污水中新型冠狀病毒富集濃縮和核酸檢測方法。
未來,中國的污水處理廠會不會也將部分替代核酸檢測的功能,逐漸成為新冠疫情監測的重要手段?
1
美國多地廢水中新冠病毒密度上升
10月7日,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報道稱,初步跡象顯示,美國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有可能再次激增。
這么判斷的理由有3個:
1、天氣原因
隨著天氣變冷,人們會花更多的時間留在室內,這讓新冠病毒更容易傳播。
2、污水處理廠監測
在美國的一些地區,如賓夕法尼亞州、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和該國東北部,當地廢水中檢測到的新冠病毒密度正在增加,這可能是一個早期預警信號。
3、歐洲疫情蔓延可能
另外,包括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近期新冠感染人數都在上升,這或許也暗示了新冠疫情在美國接下來的發展情況。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邁克爾·奧斯特霍爾姆說:“過去,歐洲發生的情況往往預示著美國即將發生的事情,美國必須為開始在歐洲看到的(疫情)做好準備。”
事實上,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此前已經多次通過在廢水中監測新冠病毒的密度,來提前預報新冠疫情的動向了。
去年12月1日,美國報告了首個奧密克戎病例。但CDC樣品分析顯示,紐約市早在2021年11月21日就已經有人感染了奧密克戎,這個時間比美國首例早了10天。
今年3月,CDC監測的廢水樣本中,又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污水處理點都顯示新冠病毒呈上升趨勢。隨后,美國疫情又迎來一波上升。
正是由于污水中新冠病毒含量與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的“正相關”關系,所以CDC國家廢水監測系統(NWSS)項目負責人Amy Kirby表示:“廢水監測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它不僅是能為病毒傳播提供預警信號,還有助于跟蹤每波疫情的完整發展趨勢和軌跡。”
2
多個國家啟用下水道監測新冠病毒狀況
其實,早在2020年中國新冠疫情剛剛爆發時,我國的鐘南山院士就說過,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生態環境部當時也曾經連夜發文,要規范醫療污水的殺菌消毒要求,防止新冠病毒通過糞便傳播。
當時,西方一些國家就開始研究和分析下水道的廢水,用來追蹤新冠病毒的流行情況。中國也有學者進行了類似的研究,比如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就分析過新冠肺炎定點醫院附近的廢水。
這么做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哪怕是“無癥狀”患者,他/她的糞便里也會出現新冠病毒。而監測下水道里的污水,就相當于一定區域內的很多人在一起“混管”做核酸,測算出來的精準度其實是一樣的。
研究人員發現,當某一個區域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數量激增時,定量檢測廢水中的新冠病毒量就會隨之增加。因為新冠病人在感染的幾天內,就會產生大量的新冠病毒,廢水檢測還可以提前一天發出預警。
▼亞利桑那大學收集廢水樣本,通過監測廢水來發現潛在的新冠病毒。圖片來源:《自然》
因此,或許是出于成本等考慮,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已經逐步放松了對核酸檢測的要求,轉而把廢水檢測當成一種定期檢驗新冠病毒的方法和手段。
歐盟一位環境專員表示,廢水檢測為追蹤新冠流行病提供了一個成本較低的方式。未來,他們還打算提出立法,建議建立可持續運行的廢水監測系統。
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研究人員提供的數據顯示,現在全球已有66個國家開始啟用或研究下水道監測新冠病毒的流行狀況,跟一年前相比增加了12個。
3
中國公布污水中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方法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中國就公布了污水中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方法。
4月6日,國家衛健委法規司發布“關于發布推薦性衛生行業標準《污水中新型冠狀病毒富集濃縮和核酸檢測方法標準》的通告”,其中規定了污水中新型冠狀病毒富集濃縮和核酸檢測方法。
據了解,該標準的起草單位包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以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等。
該標準主要規定了污水中新型冠狀病毒富集濃縮和核酸檢測方法,適用于生活污水、醫療機構污水中新型冠狀病毒富集濃縮和核酸檢測。
這一標準的出臺,為污水處理廠開展新冠病毒監測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撐。
標準公布后,有的地區還針對污水處理廠新冠病毒檢測項目進行了政府采購。
例如,8月2日,北京市政府采購網就發布了《北京市海淀區排水管理所采購區屬污水處理廠站污水新冠病毒檢測項目單一來源公告》,對區屬50處污水處理廠站的進水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共52周。對溫泉再生水廠、永豐再生水廠等點位進水每周監測1次。預算金額為人民幣179.4萬元。
不過,總體來看,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這種對新冠病毒的監測方法還沒有普及,大多數地區還是采取傳統的核酸檢測的方式。
未來,中國會不會也向國外學習,讓污水處理廠部分替代核酸檢測的功能,成為新冠疫情監測的重要手段?理論上講,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畢竟,這種方法相比核酸檢測的成本更低,對公眾生活的影響程度也更小。
如果這一方式在國內得到推廣,對于污水處理廠來講,首先是增加了一項任務,但同時可能也會多出一些商業機會來。
不管怎么講,污水處理廠首先還是應該注意做好防護,防止一線工作人員被感染。在安全的前提下,再協同做好其他一些工作,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職能。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