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供水計量體系數字化轉型愈加深入。8月25日,在“2022(第七屆)供水高峰論壇”上,深圳市拓安信計控儀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安信”)智慧水務部副總經理陳孝穎闡述了“計量體系數字化轉型的探索與實踐”。
陳孝穎
數字化背景下,計量產品不斷升級
陳孝穎指出,我們正處于從信息化向智能化發展變化的關鍵階段,變化的核心正是“數字化轉型”。從信息化到智能化的過程,被稱為“數字化。數字化轉型分為三個階段:一是信息的自主上傳和獲取,不依賴人的主觀意志來采集數據,比如水表、壓力傳感器;二是基于數據的機器智能決策,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學習、AI等;三是智能決策的落地執行。
計量數字化轉型是通過對數字化科技的利用、業務模式的改變,為供水計量創造新價值,為供水企業創造新的效益,實現更安全、優質、智能的供水。計量產品從最初的流量壓力檢測逐漸規模化,2014年,拓安信推出基于漏控目的的電磁水表在上海城投規模化應用。隨著數字化轉型,產品終端會有更多的智慧賦能。
在數字化背景下,首先,計量“數據”不斷升級。物聯網數據的理解決定產品的定位。最初的計量產品只計量累積量,隨著企業對業務理解的逐步深入和服務要求的不斷提升,開始計量流向信息、瞬時流量、累積量,之后會有管理信息、環境信息、位置信息等對于現場設備的感知,采集這些綜合信息之后,可以提供電磁水表環境診斷、電磁水表自診斷和數據通訊狀態評估,為數據提供支撐和保障。
其次,計量“性能”不斷升級。拓安信推出高品質飲用水電磁水表,從原來的橡膠涂層升級為全新環保衛生新涂層,滿足高品質飲用水(直飲水)市場需求。傳感器外殼和測量管由304不銹鋼系列升級為316L系列。新涂層內襯結構安裝拆卸更便捷,加裝多地級和特殊防磁材料適應各類復雜工況。
第三,計量“智能化”不斷升級。從信息的自主采集與上傳到基于數據的智能決策,智能決策的落地執行,計量產品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
計量服務轉型進行時
陳孝穎介紹,國內用計量損失水量和其他損失水量代替國際水協引入的表觀漏損。計量損失包括居民用戶總分差損失水量和非居民用戶表具誤差損失水量。居民總分差損失水量由于表具計量誤差、連接管段之間的滲漏水量等,非居民表具計量誤差主要是水表的性能、用戶用水特性等原因導致。結合過往項目國內大中型城市水量平衡表來看,表觀漏損在供水系統中所占比例通常低于真實漏損,真實漏損水量一般是表觀漏損的2~3倍,但是轉化為費用評估后,表觀漏損的價值則通常是真實漏損的3~5倍!
拓安信推出貿易計量產品數字化服務,包括大表標定、效率評估、數據保障、在用表評測。同時也可以提供貿易計量表的標定服務。通過ThinkWater云之水?供水綜合管理平臺將集抄、營收、GIS、工程管理、外業等線上系統數據,與線下的管網在線設備標定信息相融合,有效地提升數字化表務管理水平,解決傳統抄表復核中的漏洞;在對某省級水司的片區試點中,通過將多個系統的數據整合后進行智能化分析,篩選出4118戶開展專項標定工作,實際最終確認異常總數達2382戶,涉及異常水量達754.5萬噸。
在數字服務方面,拓安信通過多年項目實踐和數據的積累,探索出不同類別的典型用戶用水模式,可提供定制化的計量升級解決方案。AI抄表上,拓安信與華為深度合作,通過華為云的AI開發平臺ModelArts完成戶用水表識別模型的定制化和自主訓練優化,成功實現定制化開發智能水表識別算法模型,達到水表元素高精度識別;定制化開發水表識別Workflow,做到多樣式水表智能識別快速拓展。在ModelArts的加持下,既實現了水表照片的快速標注,也實現了算法模型的自主訓練,水表識別算法模型得以擴展迭代復用,應用于各種新樣式水表,降低了開發門檻和成本。
拓安信在分區計量方面進行了服務的延伸和評估,將供水管網劃分為逐級嵌套的多級分區,形成涵蓋出廠計量-各級分區計量-用戶計量的管網流量計量傳遞體系。通過監測和分析各分區的流量變化規律,評價管網漏損并及時作出反饋,將管網漏損監測、控制工作及其管理責任分解到各分區,實現供水的網格化、精細化管理。陳孝穎介紹,通過組建專項漏控服務團隊,提供供水管網分區計量漏損控制的綜合解決方案。安信構建/參與運維供水管網DMA超過10000個,通過精準計量和專業分析有效控制供水管網漏損并提升供水企業管理績效。 針對分區計量的數字化轉型,拓安信開展了探漏培訓。基于供水現狀管網自建漏控模擬實操基地約4000㎡,基地內布置25種國內常用的各種管材及道路面,66種不同類型的漏點;可滿足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檢漏測需求,DMA分區計量漏需求,滿足金屬、非金屬管線探損控制研究需求,壓力優化及管理需求,計量誤差分析需求,表具選型試驗需求,管網水量模型研究等。
在線校準方面,陳孝穎介紹,某分區DN800的流量計,日均水量4萬m3。根據在線數據分析,結合流量分布頻譜圖進行多時段多點位現場校準,綜合誤差已超過8%。該片區每月因計量引起的誤差可能就要相當于一個130m3/h爆管漏水點的水量。
在合同節水項目上,拓安信與一線城市某供水站開展深度合作,以分區計量為抓手,以控漏降差、節水節能為目標,開展長期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試點;通過分區計量、水表標定、管網探漏等綜合措施,成效顯著。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