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義龍新區魯屯鎮污水處理工程
推薦單位:湖南惟創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運營、建設、設備材料供應
項目所在地: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魯屯鎮
項目概況
義龍新區魯屯鎮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是認真貫徹落實國發2號文件“支持黔西南州建設滇桂黔三省結合部商貿物流中心和西江上游經濟區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加工基地”和貴州省委省政府主基調主戰略的重要指示的舉措,進一步完善城鎮基礎設施,提高義龍新區魯屯鎮污水處理能力,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構建生態文明城市實現永續發展。
魯屯鎮污水廠位于義龍新區魯屯鎮,近期設計規模1萬m3/d,遠期設計規模2.0萬m3/d,采用A2O+MBR處理工藝,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
示范意義
義龍新區魯屯鎮污水處理工程,依據《貴州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中新建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的要求,順利完成了項目的建設;魯屯鎮污水廠的建設完成有效地處理了鄉鎮生活污水,出水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避免了生活污水直接流入水域導致對水源土壤和空氣環境造成惡劣影響,進一步改善了魯屯片區及其下游水體環境質量,保護魯屯片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文化資源,為創造健康和諧的生活、投資環境,實現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義龍新區魯屯鎮污水處理工程采用A2O+MBR工藝,是比較可靠的污水處理工藝,能夠高效降解去除有機污染物和完成脫氮除磷功能,污水廠建成后,日進水量達到設計值,預計每年可消減COD達到730噸,BOD達到419噸,氨氮達到91.25噸,總氮達到91.25噸,SS達到693噸,總磷達到12.8噸,具有較好的環境效益。
項目亮點介紹
污水資源化:MBR系統中由于膜分離系統的高效泥水分離特性,夠有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分離效果遠優于傳統的沉淀池,出水水質優異,出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實現污水資源化。
占地面積小,節約土地資源:省去二次沉淀池及深化處理工藝段,比傳統工藝節省 50%以上的占地面積,可為國家節省大量土地資源。也可利用于既有設備進行擴容改造,減少新建設備的占地面積。
高度自動化控制管理:自動智能化程度高、管理簡便。AAO+MBR 工藝流程大為縮短,易于實現從進水到出水的全自動化控制,系統采用PLC控制,可根據水量變化曲線,將提升泵房液位與MBR池液位聯動控制,實現進出水處理自動化運行。運行管理人員減少50%以上,并能有效保障運行。
節能降耗:由于SRT和HRT的分離,延長了污泥齡。反應器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長泥齡下運行,可使污泥中增殖硝化細菌對污水進行硝化和部分反硝化處理,可使污泥本身發生好氧消化,而使剩余污泥產量比常規活性污泥法減少 30%~50%,大幅度減少污泥的排放量,減少了二次污染及污泥處理成本,緩解了傳統技術剩余污泥量大的難題;MBR的曝氣系統采用節能脈沖曝氣系統,將空氣通過管道引至膜元件底部的脈沖曝氣器內,間斷釋放,釋放的氣泡在上升過程中與液體混合在膜表面形成渦流,上升的空氣擦洗并清潔中空纖維膜的外表面,延緩膜的污染,從而延長膜元件的使用壽命,提高過濾效率;MBR膜孔徑小,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幾乎全部的膠體、懸浮物,細菌去除率 99.99%以上,病毒去除率達到 99%以上。減少了出水消毒次氯酸鈉等藥劑的使用量。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 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A2O+MBR組合工藝。
(2) 工藝/裝備原理
A2O+MBR是一種高效的組合工藝,基于傳統的活性污泥法(A2/O),組合MBR污水處理技術,這種集成式組合新工藝把生物反應器的生物降解作用和膜的高效分離技術溶于一體,具有出水水質好且穩定、處理負荷高、裝置占地面積小、產泥量小、操作管理簡單等特點,替代了傳統的沉淀池,大大提高了反應器和泥水分離的效率,并降低了處理系統的大小。
(3) 工藝/裝備特點
效率高:該工藝對廢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均有較高的去除效果。
流程簡單,投資省,操作費用低:該工藝是以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貴的碳源。
容積負荷高:該工藝能有效提高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濃度,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厭氧-缺氧-好氧交替運行:不適宜絲狀菌增殖繁衍,無污泥膨脹之慮。
硝化效率提高:有利于增殖緩慢的硝化細菌的截留、生長和繁殖,系統的硝化效率得以提高,比普通曝氣池的硝化效率高數倍,從而節約硝化需要的池容。
污泥濃度高,除碳效率提高2倍以上:MBR反應池內的微生物濃度高,可達到常規活性污泥法的2~3倍,在污泥負荷相同的情況下節約占地。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