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鄒城市太平鎮庵上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
推薦單位:山東公用水污染治理有限公司鄒城分公司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所在地: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
項目概況
鄒城市太平鎮庵上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為2021年鄒城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范圍內的村莊,2021年鄒城市共實現污水治理96個村莊,其中建站村4個,市政納管村7個,集中拉運村85個,庵上村為建站村,設計方案為:部分利用現有管道,與新敷設的管道相結合,在村內形成完善的生活污水收集系統,在村東南角管網末端建設一座村級污水處理站(150m3 /d),對村內和周圍14個村莊的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可用于回用灌溉或排放至坑塘。徹底解決了村內污水橫流、亂排亂倒的情況,進一步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工程于2021年6月開工,2021年12月31日全面完工并進入運營調試期,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山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標準》一級標準。
示范意義
項目實施前村內的生活污水一直處于無序排放狀態,直接散流到街上,部分蒸發了,部分通過少量現有管溝匯集后直接排到了村周邊的坑塘或者溝渠內,由此造成村內污水橫流,尤其夏天蚊蟲滋生氣味難聞,嚴重降低了村民的生活品質,對村民積極向上追求現代化的生活的意愿造成了一定的困擾。通過本項目實施后庵上村和周圍15個村莊的污水都得到了收集和集中處理,處理后的中水達到了國家的排放標準,即可回用用于灌溉或者生產,多余的中水又可以對周圍的坑塘水進行補充。因此本項目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政策,是改善鄉鎮、農村環境質量的需要,是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的需要,是實現巨大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需要,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發展目標的需要,是實現農村全域旅游的需要。
項目亮點介紹
(1) 實施效果
污水處理站的日常運營采用無人值守的運營方式、設備采用地下式一體化設備、結合農村生活污水水質情況,采用A2/0加生物膜法的處理工藝,此處理工藝技術成熟,并具有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穩定、運行成本低等優點,并配套在線監控平臺,實現了遠程監控,運營人員定期巡查的運營模式。
(2) 社會效益
按照公司與市政府簽訂的《特許經營協議》,公司特許經營權限為30年(含建設期),具體負責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在項目投資方面,建設資金由政府配套20%,剩余部分由公司負責籌措。進入運營期后,運營服務費由鄒城市政府負責承擔并撥付。在項目建設方面,政府主管部門主要負責開工前與各鎮街的協調對接,包括涉及的征地遷占,免費提供項目建設用地,施工期間對項目的質量監督、工期督導,我公司具體負責項目的實施,包括前期的立項、初設、施工方案設計、施工、監理、設計單位的招投標及后續的項目管理督導。通過這種運作模式,能夠確保項目的高效實施,并得到各鎮村及村民的大力配合與支持。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 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多級AO泥膜共混工藝。
(2) 工藝/裝備原理
設備采用獨特的罐體構造生物凈化罐,采用 A/O 生物接觸氧化與活性污泥共混生物法處理工藝,采用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先進的立式內外雙罐體結構,通過科學的結構設計分割出缺氧、好氧、沉淀等功能區,充填三維螺旋生物繩填料,高效降解有機污染物,同步硝化反硝化進行脫氮,通過氣泵實現曝氣增氧、曝氣攪拌、氣提回流等功能,微生物菌群豐富、生物量大,活性高,出水達到《山東省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標準》一級排放標準。
(3) 工藝/裝備特點
總功率相對于同等規格的設備更低,無需投加藥劑,可實現水質達標,最大程度上減少后期運維人員的投入,接入云平臺可實現遠程監控運行。
減少了液態碳源的投加,以及除磷藥劑的使用,設備的唯一發聲體位于設備間內,對外界影響較小,設備正常運行過程中,污泥產生量極少,后處理工藝簡單,設備采用玻璃鋼形式,防腐性能優良,壽命可達30年以上。
設備可以實現地埋和半地埋安裝,安裝方便快捷,最大程度減少施工費用,保證施工進度;設備上蓋用整體模壓成型,美觀大氣,環境融合性好,后期完善植被種植,同環境融為一體,不突兀。
編輯:王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