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創客中國"北京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暨"創客北京2022"創新創業大賽(下稱"創客北京2022")于日前報名截止,共吸引4535個項目參與,總數較去年增長4%。其中,1860個項目報名參加北京區域賽企業組比賽,847個項目報名參加北京區域賽創客組比賽;共1828個項目報名參加龍頭企業專項賽。各賽事初賽已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項目質量高:481家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報名參賽
"創客北京2022"自6月啟動以來,各企業踴躍參加,45天共吸引4535個項目報名參賽,集中在北京市大力發展的重點產業集群和具有潛力的未來產業方向,報名參加"十大高精尖產業"的項目占比近80%。其中,科技服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類組別項目占比29%,生物醫藥占比15%以上。科技創新方面,31%的團隊擁有1項以上發明專利;人才集聚方面,參賽團隊去年共新增20000余個工作崗位,過半團隊擁有博士等高層次人才。
作為北京市服務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重要品牌活動,"創客北京"逐漸成為優質企業展覽展示的首選舞臺。據統計,"創客北京2022"共吸引481家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報名參賽,占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總數的十分之一,其中,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14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33家。它們將直接晉級復賽環節,與北京區域賽初賽勝出企業共同爭奪決賽晉級名額。
產業鏈融通:聯合龍頭企業打造"產融投"模式
龍頭企業專項賽一直是"創客北京"大賽的"王牌"賽事。數據顯示,今年共有1828個項目報名參加阿里云、百度飛槳、集創北方、京東、360、昭衍生物、科環集團、華為、龍芯中科、修正、中國通號、中糧資本、美圖、靈犀微光等14大龍頭企業專項賽道。大賽賽道"老朋友"華為、百度飛槳的參與項目數量較去年均創新高,分別達到450個和205個;首次參與大賽的阿里云、龍芯中科賽道,報名項目數也超過200個。
華為北京副總經理宋保民表示,華為已連續三年參與"創客北京"龍頭企業專項賽,專項賽獎金從2020年的50萬元增長至2022年的150萬元,除此之外還會提供企業所需的技術支持、資源支持、代金券支持和人力支持等。截至2022年6月,華為鯤鵬聯合創新中心已支撐北京560家中小企業合作伙伴,面向智慧城市、金融、交通、能源等業務場景共同孵化了970個聯合創新解決方案,2021年為這些企業帶來10多億元收入。
保姆式服務:服務需求調研與初賽同時啟動
"創客北京2022"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指導,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財政局、豐臺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豐臺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管委會、北京創業投資創新服務聯盟承辦,聚焦抗疫情、穩經濟、保就業、促發展,為中小企業搭建交流展示、項目孵化和產融對接的專業化服務平臺,通過激發創新潛力、集聚創業資源、營造"雙創"氛圍,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資源共享和融通發展。大賽組委會聚焦企業最迫切的融資需求,聯合金融機構提供20余款成本低、額度高、放款周期短的專屬金融產品;圍繞企業服務10余個領域,為企業提供百余款質優價低的服務產品。目前已陸續向參賽企業調研投融資、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面的發展需求,以便后期為其提供管家式服務。
目前大賽已完成項目資格審查,正式進入初賽階段,復賽計劃于8月初啟動,屆時各分賽區、龍頭企業專項賽道將分別組織技術專家對入圍項目進行現場評審打分。優秀項目將被推薦至全國"創客中國"總決賽,并有機會直通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資格。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