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化工央企中化國際(600500.SH)發布《2021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這是公司自2005年以來發布的第十八份可持續發展報告,系統展示了公司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積極響應"碳達峰、碳中和"等國家戰略和社會焦點,在ESG各領域開展的扎實行動及年度成果, 彰顯公司的時代責任擔當。
中化國際總經理劉紅生表示:"2021年,我們正式將可持續發展確立為公司五大核心競爭力之一。立足‘十四五'發展新階段,我們將牢牢把握綠色轉型和產業升級兩大方向,勇挑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重任,向著成為世界一流精細化工企業可持續發展典范的目標邁進。"
確立"雙碳"目標總體路線
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中化國際在此份報告中,首次依據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框架,設置《低碳發展,助力3060目標實現》專題,從治理、戰略、風險管理和目標指標四大維度,全方位展示公司在應對氣候變化與碳減排方面的措施及成效。
報告顯示,2021年中化國際將"碳管理"作為可持續發展重點議題之一,持續推進體系完善和能力建設,構建"碳中和"愿景下的新發展路徑。公司于報告期內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編制溫室氣體清單,開展生產企業碳盤查、碳核查工作,建立碳排放數據庫。
此外,中化國際還啟動碳達峰與碳中和路徑研究工作,完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編制,明確了"深度低碳"和"趨于零碳"兩大階段,以及"提升能源管理、推進能源替代、加強生產減排、推行負碳措施、打造低碳品牌"五大行動,為實現"雙碳"目標確立了總體路線。
績效方面,中化國際2021年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158.13萬噸,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98.60萬噸;噸產品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比下降8.05%;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20.75%。公司于2021年共實施29項重點降碳項目,這些項目共減少溫室氣體排放7.15萬噸。憑借在碳減排領域的優秀表現,公司于2021年入選"中證上海環交所碳中和指數"。
ESG治理水平獲得廣泛認可
2021年,中化國際不斷完善可持續發展管理體系和ESG管制架構,在公司經營層面設立可持續發展執行委員會,并下設"可持續治理、健康安全環保、低碳發展、勞工人權、可持續供應鏈"五個分委會,負責重點行動落實,并定期向董事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匯報。公司制定并落實了15項覆蓋ESG多個議題的重點提升計劃,以持續提升ESG發展水平。
報告顯示,中化國際在環境、社會等方面仍然保持著高水平投入。2021年,中化國際環保總投入 7.65 億元,節能總投入8,378萬元,安全健康費用投入2.03億元,包括綠色產業、綠色工藝在內的科技研發投入14.85億元,困難幫扶、消費援扶、助學幫扶和對外捐贈資金累計572.52萬元。
在各項行動的扎實推進和高水平資金投入下,公司在環境、社會等方面取得亮眼表現。2021年,公司已連續五年實現HSE"四個零"目標,新創建3家綠色工廠,噸產品能耗等環境指標持續下降,每股社會貢獻值為4.08元,同比大幅增長93%。
與此同時,中化國際積極探索綠色金融,讓"綠色融資"成為ESG水平提升的新引擎。2021年11月,中化國際實現史上首次總額 1 億美元綠色貸款,用于能源效率提升、污染防治、發展綠色交通和循環經濟等方向,助力公司進一步提高ESG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競爭優勢。
憑借在ESG方面的杰出表現,中化國際2021年入選國資委"央企 ESG·先鋒50指數"、《證券時報》A 股公司 ESG 百強榜,在《新浪財經》中國ESG優秀企業榜中位列基礎化工行業第一位,并在最新的EcoVadis評級中獲得銀牌認證。
公布"十四五"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在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此份報告披露了中化國際于2018年發布的"FINE 2030"目標完成進度。截至2021年底,中化國際可持續產品產量較2018年增長46%;噸產品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8年下降23.88%;所屬企業通過可持續相關第三方認證的比例達71%; 實現供應商100%準入評審,完成核心供應商現場評審74.39%,各項目標進展成效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中化國際在報告期內,立足"十四五"開局的新發展階段,結合可持續發展最新趨勢,制定了公司面向"十四五"時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并在此份報告中首次對外公布。
中化國際明確了到2025年末"EcoVadis企業社會責任評級結果從行業前32%提升至20%"的可持續發展整體戰略目標,并圍繞"降碳減排、健康安全與環保、可持續供應鏈、勞工人權、可持續治理"等五個與公司發展最息息相關的重點領域,制定了18項子目標。
這些目標均設定了以"十三五"末(即2020年末)為基準的量化指標。以節能降碳和環保為例,中化國際承諾到2025年末,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降低15%,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水污染物總量降低8%,大氣污染物總量降低10%。
劉紅生表示:"這些可持續發展目標確立了我們在"十四五"期間的工作重點??沙掷m發展不僅是全球趨勢和重大機遇,也是公司轉型發展和長期穩定經營的重要根基和優勢所在。我們將持續提升經濟、社會和環境綜合價值創造能力,為推動構建一個更安全、更綠色、更可持續的未來而努力。"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