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22年第四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即將開始。還不是專精特新的你,趕緊關注當地的相關信息哦。在多重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在企業自身的久久為功下,祝愿越來越多的環境企業成長為行業中的“小巨人”,迸發出持久的大能量。文末附各地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官網鏈接。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向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 “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推進質量強國建設,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這是“專精特新”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也讓已經成為政策、產業、資本熱詞的“專精特新”再度升溫。
什么是“專精特新”?
“專精特新”是工信部在2011年發布的《“十二五”中小企業規劃》中首次提出的概念。所謂“專精特新”,指的是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能力突出”特征的中小企業,近幾年,隨著“專精特新”4個字頻繁出現在從中央到地方的多個重要政策文件中,也使其成為了產業熱詞。
“專精特新”企業逐步成為各地標配,總入庫企業已達11.7萬家
2019年至2021年,工信部先后公布了三批“專精特新”企業名單。截止目前,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6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總入庫企業已達11.7萬家。2021年3月份,中央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進一步指出:推動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優勢,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將通過中小企業“雙創”帶動孵化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十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千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逐步構建起“百十萬千”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部長通道”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表示,要進一步擴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規模和范圍,從國家層面進一步創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路徑,擴大數量。2022年,計劃再培育3000家左右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帶動各省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5萬家左右,使“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群體不斷壯大。
據悉,在全國多個省市的地方兩會上,“專精特新”同樣是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和被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在2022年已閉幕的地方兩會上,有二十余個省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專精特新”培育計劃,并且制定了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具體數量目標。
浙江、廣東和山東是目前 “專精特新”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三省合計約占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浙江提出2022年力爭新增上市公司70家,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單項冠軍企業20家;廣東提出2022年將力爭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20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山東提出到2025年,入庫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2萬家以上;新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000家,累計達到10000家左右……除了GDP,這個數字也成為了各地比拼的重點。各級政府都將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作為了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勢必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走上“專精特新”的道路,乘風起飛。
各地培育支持政策都有哪些特點?
2021年2月份,財政部、工信部聯合印發通知,明確2021年至202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引導地方完善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務體系,分三批(每批不超過三年)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并通過聚集資金、人才和技術等資源,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全國累計19個省區市已推出專項政策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資金支持超40億元。圍繞技術創新,一系列支持政策相繼落地。借力政策的好風,一批企業得以“上青云”。
——聚焦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山東省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獨立或聯合設立研發機構,并建檔入庫重點支持。
安徽省實施“產學研1+N”創新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強院強校強所合作建立實驗室,2022年計劃實施重點產學研合作項目50個、“揭榜掛帥”任務100項以上。
江西省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或牽頭申報的科技研發、重大成果轉化等創新類項目,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
——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北京市圍繞龍頭企業薄弱環節,組織“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揭榜攻關和樣機研發,支持“小巨人”企業圍繞產業鏈布局開展并購重組,吸引上下游企業在京落地。
河北省支持大型企業創新裂變、分拆孵化科技含量高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細分領域的“小巨人”企業。
山東省圍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布集中的重點產業鏈,采取政府指導、平臺承辦、雙向互動形式,常態化組織產業鏈“鏈主”與上下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供需見面、路演推介等系列活動。
——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集群
北京市各區圍繞主導產業方向和企業發展需求,優化產業和空間布局,做好土地供應保障,打造一批“專精特新”特色園區。
吉林省加快孵化載體建設,在現有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內,遴選10個主導產業突出、創新能力強的孵化基地,作為省級“專精特新”產業孵化園。
重慶市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等關鍵領域,重點培育10個市級重點關鍵產業園。
——拓寬市場化融資渠道
2021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致辭中宣布,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上市。
北京市充分利用各級政府投資基金,重點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支持龍頭企業圍繞供應鏈上下游開展股權投資。鼓勵社會資本與政府投資基金開展合作。
編輯:劉蓁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