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引領,E20環境平臺聯合發起“雙百跨越”行業行動,率先在污水處理與垃圾焚燒領域構建評價環境服務的標準,以“六化”標準體系定義行業高質量發展內涵,這與“領跑者”制度不謀而合。
在此背景下,5月10日,E20環境平臺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聯合舉辦了“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系列主題沙龍活動,以期構建專業的引領性標準體系服務平臺,為環境企業裝備產品化、技術產品化、服務產品化提供標準驅動力。
高質量發展成為現階段重要任務,如何以高標準引領產業升級實踐成為行業普遍關心的話題。其中,市場監管總局、環境部等八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的意見》,旨在各行業推舉一批領跑的產品與服務標準,鼓勵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發揮市場引領作用,以高標準產品與服務為風向標,引領行業高質量建設方向。
以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引領,E20環境平臺聯合發起“雙百跨越”行業行動,率先在污水處理與垃圾焚燒領域構建評價環境服務的標準,以“六化”標準體系定義行業高質量發展內涵,這與“領跑者”制度不謀而合。
在此背景下,5月10日,E20環境平臺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聯合舉辦了“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系列主題沙龍活動,以期構建專業的引領性標準體系服務平臺,為環境企業裝備產品化、技術產品化、服務產品化提供標準驅動力。
本次線上沙龍活動除了邀請“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及“雙百跨越”垃圾焚燒標桿行動的發起單位主要領導外,還邀請了水務領域及固廢領域的企業家,以及眾多細分領域從事設備、技術產品服務的企業領導。在疫情防控當下,此次線上沙龍活動成為環境企業家難得聚首的機會,線上共有75家企業近200位企業家參與交流分享。
會議由E20研究院副院長/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肖瓊主持,分為主題發言和討論交流兩大環節。
企業標準“領跑者”正日益成為高質量產品的新名片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研究分院林翎院長做了引導發言,她從標準化基礎、標準化改革、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要求以及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四方面介紹了“領跑者”與高質量發展的關系。
林院長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形成歷史性交匯的當下,標準化體系構建能夠促進科技進步、規范社會治理、支撐產業發展以及便利經貿往來。
2021年,十部委聯合印發《“十四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規劃》,提出建設重點領域國家標準體系,生態文明建設領域赫然在列。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也部署了關于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的七大任務,涉及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等十五項制度,鼓勵企業在國家統一的平臺開展自我聲明公開,通過提出重點領域、制定評價方案和發布排行榜,形成“領跑者”名單。
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高標準引領高質量。林院長介紹說,自啟動企業標準“領跑者”評價試點以來,首批企業“領跑者”涉及家用電器、制冷設備、汽車等產品類別,2021年,共發布23家企業,6類產品,215個型號59張“領跑者”證書。
企業標準“領跑者”有利于企業打造品牌、對標達標質量和技術提升、增強市場競爭力、便于得到國際認可及獲得地方政府支持、享受稅收金融優惠等財稅政策,“領跑者”正日益成為地方、行業、企業彰顯高質量的新名片。
同時,林院長強調,“領跑者”制度實施以來,在環境領域相關領跑產品及服務的評價工作幾乎空白,有很大的施展空間。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將與E20環境平臺聯合成立“兩山標準化研究中心”,共同推進環境領域企業標準“領跑者”工作。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院長 林翎
隨后,作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雙碳專項基金的發起單位之一,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邀請基金會副秘書長頓寶紅介紹了“雙碳專項基金”的設立與重點工作,并向環境企業發起資金募集倡議。
以“領跑者”制度彰顯環境企業價值 搶占環境高質量服務機遇期
隨后,E20環境平臺董事長/E20研究院院長傅濤分享了他對于環境產業“領跑者”制度的思考。
傅濤認為,環境產業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從“規模為王”進入到“服務取勝”的環境服務高質量發展時代。標準建設也需要從強制性、管理性排放標準向高質量、引領性服務標準轉變,這需要破除環境標準建設的困境。
一是新增市場匱乏,追求達標排放的背景下,剛好達標成本最低讓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悖論。行業陷入低價競標,劣幣驅逐良幣,做的高標準的企業反而吃虧,用戶缺乏對高質量的感知與支付意愿。
二是當前產業內外價值均挖掘不足,服務管理水平粗放,精細化智能化水平低,依靠環境責任方的成本支付很難有利潤。產業內部價值的釋放需要標準,無害化之后的資源化價值延伸也需要接口標準,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