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財政廳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四川省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原《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印發〈省級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川財資環〔2020〕84號)同時廢止。以前規定與本辦法規定不一致的,按本辦法規定執行。
四川省財政廳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四川省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川財資環〔2022〕23號
各市(州)及擴權縣財政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我們制定了《四川省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四川省財政廳
四川省自然資源廳
2022年4月11日
四川省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和加強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以下簡稱治理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自然資源領域省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21〕58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治理資金是指省級財政預算安排的,專項用于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生態紅線內礦業權退出等工作,促進生態環境恢復和生態系統功能提升的資金。
中央按因素法分配給我省的同類資金,除中央有特別規定外,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治理資金主要用于:
(一)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著眼于國家和我省重點生態功能區、重大戰略支撐區、生態問題突出區,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進行系統性、整體性修復,完善生態安全屏障體系,提升生態服務功能。
(二)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對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態受益范圍較廣的重點生態地區開展歷史遺留和責任人滅失的廢棄工業土地和礦山廢棄地整治,實施區域性土地整治示范,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提升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修復人居環境。
(三)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開展省本級生態保護修復相關公益性、基礎性工作,包括專項規劃編制、調查評價、監測監管、績效評估、綜合能力建設與科技支撐等。
(四)開展生態紅線內礦業權退出獎補。對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不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規則的礦業權,以及列入2017年以來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整改退出自然保護區名單的礦業權退出給予獎補。
(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開展的其他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方面工作。
治理資金應優先用于解決生態系統突出問題,不得用于以下方面支出:不符合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耕地保護紅線等國家、省管控要求的項目;有明確修復責任主體的項目;已有中央、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公園、廣場、雕塑等旅游設施與“盆景”工程等景觀工程建設。對不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等有關規定,政策到期或調整,相關目標已經實現或實施成效差、績效低下的支持事項,應當及時退出。
第四條 治理資金按照“公益優先、統籌集中、劃分事權、公開透明”的原則進行分配、使用和管理。
第五條 財政廳負責審核治理資金分配建議方案,預算下達、資金撥付、財務監督管理等工作;指導市縣加強資金管理等工作。
自然資源廳負責提出治理資金預算需求、資金分配建議方案等資金管理工作;負責工作任務審定、技術標準制定、項目庫建設、推進實施、竣工驗收和對地方的督促指導等項目管理工作;負責績效目標制定、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等績效管理工作。
第六條 治理資金采取因素法、項目法、因素法與項目法相結合、據實據效法等方式分配。
(一)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的資金,采取項目法分配,由自然資源廳會同財政廳通過競爭性評審方式公開擇優確定支持項目,各項目安排金額根據工程投資額、工程經濟效益等分檔確定。
(二)用于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的資金,采取項目法或據實據效法分配。其中,采取據實據效法分配的,分為基礎補助資金和績效獎補資金。其中:
1.基礎補助資金:根據各市州年度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面積,按照每公頃10萬元標準進行測算;
2.績效獎補資金:根據績效評價結果按“分檔定比例”對市(州)實施獎補,獎補任務基數為市(州)上年度基礎補助資金(扣除因未完成年度實施方案任務收回財政資金部分)??冃гu價結果分為優(90分及以上)、好(80-89分)、一般(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四等,對績效評價結果為優的市(州)獎補比例50%、好的市(州)獎補比例30%,一般的市(州)和不合格的市州不予獎補(績效考評表格式見附件3)。
公式:績效獎補資金=(上年度基礎補助資金-未完成年度實施方案任務收回財政資金)*獎補比例。
(三)用于生態保護和修復支撐體系建設的資金,采取項目法分配,按審定的預算金額安排。
(四)用于生態紅線內礦業權退出獎補的資金,采取據實據效法分配。按照省政府審定的獎補標準,根據各市(州)實際完成礦業權退出個數和相應獎補標準進行計算分配。
(五)用于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開展的其他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方面工作的資金,根據具體工作內容,采取項目法或者因素法分配。
第七條 自然資源廳根據省委、省政府有關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工作的決策部署以及有關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綜合考慮年度資金安排規模、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等提出資金分配建議方案,與財政廳協商一致并按規定程序報批后下達預算。其中:
對省本級項目,由自然資源廳編制項目預算,每年9月底前報財政廳。財政廳對項目預算進行審核,按投資評審金額分年度列入部門預算。
對補助地方項目,采用項目法分配的,自然資源廳會同財政廳在項目評審前發布申報指南,組織項目申報;采用據實據效法分配的,自然資源廳每年10月底前提出次年度資金分配建議方案送財政廳。
對年度執行中臨時新增的工作任務,由自然資源廳根據實際提出資金分配建議方案送財政廳審核。
第八條 采用因素法分配的,市級財政部門應會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等制定具體的資金二次分配方案,進一步明確分配原則、分配方法、管理層級、績效目標、績效考核等內容,加強資金管理和使用監督等,原則上在收到預算資金1個月內將相關項目安排情況報自然資源廳、財政廳備案。
采用項目法分配的,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明確工作任務、績效目標、實施步驟、保障機制以及分年度資金使用計劃等。
第九條 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組織對治理資金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建立健全績效評價辦法,組織開展重點績效評價,加強績效評價結果反饋應用,并將各地績效評價結果作為調整完善政策及資金預算重要依據。對未完成年度實施方案任務的市(州),未完成部分由省財政扣回對應資金(含擴權縣)。
績效評價包括對產出、效益、滿意度等指標的考核。具體內容包括:計劃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相關制度建設情況、資金到位使用及項目實施進展情況、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情況等??冃繕嗽u價表見附件。
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每年9月底前向自然資源廳和財政廳報送次年歷史遺留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實施方案和績效目標。每年3月底前向自然資源廳和財政廳書面報告上年度實施方案完成情況和績效自評。
第十條 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須在施工合同中明確約定工程價款結算確認方式和爭議解決方式,并在工程價款結算中嚴格按約履行各自義務。
各級財政部門應按照國庫集中支付有關規定及時撥付資金。涉及政府采購的,應當按照政府采購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各級財政、自然資源等部門應對治理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動態監督。對項目管理、資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重大問題,應當按程序及時報告并予以糾正和整改。
第十二條 各級財政應會同自然資源等部門加強結轉結余資金管理,按照中央和省級有關存量資金管理規定,及時清理盤活存量資金。對地方未及時盤活的存量資金,省財政收回統籌用于全省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作。
第十三條 各級財政部門、自然資源部門應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定,做好信息公開工作。
第十四條 治理資金支持項目建設形成的各類資產,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負責運行管理和維護。
第十五條 有關單位或個人在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中,存在違法違紀行為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有權機關處理。
第十六條 本辦法由財政廳會同自然資源廳等負責解釋。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原《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關于印發〈省級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川財資環〔2020〕84號)同時廢止。以前規定與本辦法規定不一致的,按本辦法規定執行。
附件1:四川省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資金年度績效考評表(年度)
附件2:四川省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資金年度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表( 年度)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