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集中通報5個典型案例

時間:2022-04-14 14:47

來源:生態環境部

評論(

  (三)保護不力,嚴重破壞草原生態環境

  國家有關部門對高寒區露天采礦的棄土棄渣堆放、草皮層剝離養護等有明確要求。督察發現,那曲市、色尼區對礦山生態保護與恢復治理工作監督管理不力,部分企業履行“誰開采、誰治理,邊開采、邊治理”責任不到位,甚至只開采不治理,對高寒草原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其中,中建交通建設工程(西藏)有限公司1號砂石料場共計占用破壞草地面積12.1萬平方米,直到此次督察進駐后才準備實施生態修復治理?,F場督察發現,大量剝離廢石隨意堆棄在山坡上,壓占破壞草地;部分剝離的草皮層隨意堆放,沒有做到規范養護,基本喪失移植恢復價值。此外,羅瑪鎮五村砂石礦2018年7月就已關閉,但其破壞的近10萬平方米草地至今未完成生態修復;鑫湖商貿有限公司砂石料場未落實草皮層剝離養護要求,大量砂石壓占草地1.8萬平方米。

  三、原因分析

  那曲市、色尼區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不力,相關部門違規批準涉草原砂石料礦產資源開采項目,放任違法違規開采砂石、破壞草原生態問題長期存在。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新疆“烏昌石”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推進不力 重污染天氣多發

  2022年4月,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現,“烏昌石”區域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不嚴不實,同防同治短板突出,重污染天氣應對不力,采暖期重污染天氣頻發,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

  一、基本情況

  “烏昌石”區域主要包括烏魯木齊市、昌吉州局部、五家渠市和石河子市,是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該區域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公路運輸占比高,以占全疆4.1%的國土面積承載了全疆近一半煤炭消費量,一半以上二氧化硫,約三分之一氮氧化物、顆粒物,四分之一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量。2022年1—3月,區域重污染天數比例高達30.4%。

  二、主要問題

  (一)部分重點工作推進不嚴不實

  督察發現,“烏昌石”區域各市州對大氣污染防治重視不夠,緊迫感不強,相關工作推進落實不力,甚至放松要求;發改、工信等部門工作不嚴不實,一些重點工作任務推進滯后。

  有關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2020年“烏昌石”區域各市州煤炭消費總量較2015年下降10%。但相關市州減煤工作敷衍應付,只調度不核實,工作沒有落地,煤炭消費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較大幅度增加。經核查,區域煤炭消費總量由2015年的6500萬噸增加至2020年的7729萬噸,削減10%的目標完全落空。督察發現,昌吉州阜康市放松減煤要求,僅要求開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改造且未組織有效實施,全市煤炭消費量不降反增。部分市州落實工業爐窯綜合整治要求不到位,部分工業爐窯環保治理設施簡易、超標排放。督察發現,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42臺工業爐窯未按要求安裝脫硫設施;昌吉州泰華、永鑫、優派等焦化企業焦爐煙氣二氧化硫,熄焦廢水揮發酚、氰化物嚴重超標。

  (二)同防同治要求落實不到位

  《關于加強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五家渠區域環境同防同治的意見》明確要求,牢固樹立“一盤棋”理念,堅持大氣污染防治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推進,強化區域同防同治。督察發現,相關要求僅停留在紙面上,該區域既未建立統一的規劃政策標準體系,也未按要求實施監督,市州及相關部門各自為戰、各搞一攤的情況仍較普遍。

  地方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要求,“烏昌石”區域內可能影響相鄰行政區域大氣環境的項目建設,應相互征求意見。督察發現,石河子市與瑪納斯縣、沙灣市交界區域內的有些項目在建設前未征求瑪納斯縣、沙灣市意見,目前已建成投產。現場檢查發現,企業存在廢氣直排、無組織排放等突出問題。2020年11月,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五家渠簽訂生態環境同防同治框架協議并約定,區域內城市達到預警條件時,昌吉、石河子、五家渠和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同步啟動應急響應。2021年12月1日昌吉、石河子、五家渠聯合啟動預警時,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未同步參與應急響應。

  (三)重污染天氣應對不力

  強化應急減排,是有效減輕大氣污染,防止和減少重污染天氣的重要手段。督察發現,該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不合理,預測預報能力薄弱。一些地方落實應急減排措施不力,企業主體責任缺失,違法排污行為多發。

  部分市州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未實現涉氣企業全覆蓋,僅昌吉州就有71家企業未納入2021年應急減排清單。烏魯木齊石化公司擅自放松黃色及橙色預警響應期間常減壓裝置負荷壓減要求。2022年1月28日至2月5日,區域4市州同時出現連續9個重度以上污染天氣,但未準確做出預警,也未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橙色預警期間,烏魯木齊市八一鋼鐵轉爐、燒結機等工序未落實停限產要求,焦爐無組織排放問題突出。石河子市3家化工企業70臺工業爐窯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應當停產一半,實際僅停了10臺工業爐窯。

  督察還發現,一些企業煙氣長期超標排放,在應急響應期間依然如故。五家渠市新業能源將約300萬立方米/日含硫化氫和揮發性有機物的工藝廢氣,混入燃煤鍋爐煙囪偷排;五家渠市鴻基焦化始終未執行焦化行業特別排放限值要求,長期超標排放,現場檢查時煙氣二氧化硫濃度最高超標3.6倍;昌吉州天龍礦業焙燒、煅燒等煙氣中顆粒物最高超標3倍,瀝青煙最高超標5倍。

  三、原因分析

  “烏昌石”區域相關市州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決策部署不力,區域同防同治“一盤棋”的理念樹得不牢。相關部門工作不嚴不實,推進落實不到位。

  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編輯:王媛媛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