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進措施
(一)抓好統籌推進工作。省發展改革委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各有關部門按照任務分工,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細化落實年度工作,全面推進重點任務,堅決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確保工作落地見效。(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二)強化資金保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領帶動作用,對符合條件的新建5G基站、大中型數據中心項目,省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加大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載體培育支持力度,對新升級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國家沒有配套資金要求的,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給予每個平臺1000萬元經費支持。強化新型研發機構2021年度績效評價,評價結果為優秀的,省科技創新發展資金一次性給予100萬元補助。(牽頭單位: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三)確保設施安全穩定運行。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注重優先采購和使用自主國產化軟硬件設備,強化關鍵設備、關鍵系統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加強制度建設和政策宣傳,確保新型基礎設施的信息和網絡安全。(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農村基礎設施網
一、總體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總遵循、總定位、總航標,堅持為農民而建,堅持立足農村,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工程化實施,項目化推進,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夯實基礎、創造條件。按照“規劃先行、有序建設,城鄉一體、服務均衡,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建管并重、統籌推進”的原則,扎實推動基礎設施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健全完善農村路、水、電、氣、物流、通信網絡,切實強化農村公共服務和公共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大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著力構建“城鄉統籌、均衡服務、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科學高效”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農村基礎設施網。
二、工作任務
(一)農村路網建設行動。
1.提升農村公路網規模質量。組織開展農村公路“五年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科學編制農村公路網規劃,合理配置資源,優化路網結構,逐步消除路網中的“斷頭路”“瓶頸路”“等外路”。推行行政村雙車道公路建設、過窄農村公路拓寬改造,新建、改造農村公路的路面寬度一般不低于6米,瀝青、水泥混凝土厚度分別達到5厘米和20厘米以上,通村道路建設與農村配套管網建設統籌考慮,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化路域環境治理,高標準實現“村村通”。(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2.扎實推進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程。除納入近三年內搬遷、社區和城區建設規劃的村莊,以及遠離村莊的散居戶(15戶以內)和常年無人居住戶外,對尚未實施通戶道路硬化的村莊,在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統籌推進硬化工作,補齊“最后一公里”的短板,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根據不同村莊的經濟條件、自然環境狀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硬化方式及標準,合理選取硬化材料。(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3.建設農村通行安全管養體系。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2022年年底全面建立覆蓋縣、鄉、村道的“路長制”管理養護體系,農村公路每年養護里程達到總量的7%以上。強化安全意識,對臨水臨崖等危險和事故多發路段開展安全風險排查。(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
(二)農村供水保障行動。
4.進一步提升農村生活供水保障能力。堅持城鄉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同監管“五同”工作目標,按照“城鄉一體、縣級統管”發展思路,加速推進工程建設,持續優化運管機制。推進集中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實施現有項目規范化和村內管網改造,逐步提高農村供水保證率、水質達標率、自來水入戶率和工程運行管理水平。創新工程管護機制,完善農村水價形成機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牽頭單位:省水利廳)
5.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供水保障能力。大中型灌區建設圍繞“設施完善、管理科學、節水高效、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灌區目標,持續推進骨干灌排工程建設,不斷提升渠系輸水能力和節水水平,進一步增強農業生產用水保障能力,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業節水工程建設,穩步擴大水肥一體化覆蓋面積。加強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銜接,打造節水高效、生態良好的現代化灌區,提高農業生產用水保障水平。2022年,完成4處大型灌區和10處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年度建設任務。(牽頭單位:省水利廳)
(三)農村電網及綜合能源建設行動。
6.加強現代化農村電網建設。積極建設“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堅固耐用、綠色智能”的現代化農村電網,穩步提升供電質量和服務水平,2022年,計劃新建30座以上110(35)千伏變電站、0.6萬臺以上10千伏配變。(牽頭單位:省能源局)
7.加快鄉村綠色能源發展。統籌推進光伏、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多元綜合開發利用,探索鄉村低碳發展新模式,加快農村用能革命,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農村能源發展新體系。依托配電網等能源網絡,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為切入點,探索建設集風能、太陽能、天然氣等多種能源協調互補的智慧能源系統。(牽頭單位:省能源局)
8.推進農村清潔取暖。推進燃氣下鄉、加快天然氣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提高鄉鎮燃氣管網保障水平。綜合采用多種方式,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地區清潔取暖系統建設,不斷提高清潔取暖比例。(牽頭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四)數字鄉村建設行動。
9.夯實數字鄉村發展基礎。實現農村固定網絡接入能力和速率基本達到城市同等水平,積極推進5G網絡布局,提升農村移動寬帶網絡服務質量。提高農村有線電視骨干傳輸網絡容量和安全性,推進農村接入網IP化、光纖化和終端智能化升級。完善面向農村信息服務的信息終端、手機應用,加快鄉村物聯網建設部署,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牽頭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省廣電局)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