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由于新污染物種類較多,并非所有的新污染物都要進行管控。國際通行的做法是,首先使用環境監測手段,系統分析新污染物的環境暴露水平,識別環境排放源,然后評估新污染的環境風險,再對高風險的新污染物進行重點管控。因此開展環境監測、掌握新污染物的環境暴露水平,是新污染物管控的首要步驟。
正因監測是治理和篩查新污染物的第一步,所以新污染物監測領域是目前環境治污領域的巨大增量市場。
我國新污染物生產和使用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在風險防范政策措施方面的研究相對薄弱。近年來,國家層面正積極將新污染物納入環境風險防范體系,新污染物監測治理工作已是箭在弦上。
上文提到的建工修復正是敏銳的感知到了這一點,積極開展相關研究工作。開展新污染物治理研究,是建工修復瞄準行業前沿領域的方向之一,以快速檢測能力為起點,后續還將攻關新污染物降解難、種類多、去除技術有效性和經濟性等難題……
正如建工修復相關負責人對新污染物監測市場和相關技術的判斷,企業在新污染監測領域還需要攻克新污染篩查、評估、監測三大難關,建立新污染物評估框架,政策引導下以產業推動新污染物監測標準和機制。
2.新污染物治理市場
新污染物末端治理市場的釋放,將涉及各行各業,正如王金南所說,“新污染物涉及行業眾多,產業鏈長……”新污染末端治理市場也將在水、大氣、固廢三個領域充分釋放,在此過程中,拼的是技術,只有具備創新技術才能夠在新污染物治理市場中獲取參賽權。
新污染物治理市場確實是一片藍海,市場要如何開發、治理要如何運作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僅需要政策的不斷完善,也需要產業主體積極參與并貢獻力量。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