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開封市祥符區鄉村黃河生態廊道建設項目
全長30.62公里,堤寬600米,主要建設慢行系統、生態林木景觀綠化工程、鋪裝工程、園林小品工程、室外配套設施等
13.洛河上游生態提升保護項目
主要對洛河上游河段進行綜合治理20公里,并完成造林5萬畝、森林撫育10萬畝
14.漯河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生態水系打造及河道綜合整理提升工程
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沙河沿線景觀綠化,東湖、西湖、龍潭湖、天鵝湖等四個湖和環形水系,建設塔河、柳河、枯河河道綜合治理工程
15.中牟縣雁鳴湖生態綜合治理工程
主要建設趙口引黃灌區沉沙池生態修復、環湖路三期、雁鳴湖跨湖橋及雁鳴湖示范區水系治理四個項目
16.淅川石漠化治理項目
主要進行石漠化治理,其中人工造林12.5萬畝,退化林修復19.8萬畝,封山育林18.4萬畝
17.嵩縣伊河流域生態治理項目
主要對伊河流域焦澗川、高都川等15條河道進行清淤、清障、護堤建設、河道綠化、樂道、廊道景觀及配套設施建設
18.沈丘縣沙潁河生態走廊綜合治理工程
綜合治理全長73公里及流入的10條中小河渠,主要建設沿岸生態護岸、生態護坡、生態隔離帶等工程
19.禹州市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綜合整治試點項目
連通主要溝河31條,建設連通供水涵、管等廊道160公里,打通溝河堵點、卡脖子段6公里,治理溝河長度60公里,岸坡防護長度24公里,改造及新建存蓄水坑塘壩池120座,中小水庫清淤擴容38座,建設濱水生態長廊180公里及慢行通道210公里
20.西華沙潁河綜合整治生態提升建設項目
總長68公里,主要建設沙河潁河堤防修復,堤頂道路修建,河道、河灘疏浚修復治理,綠化景觀、村居改造、沿河旅游觀光、高效農業開發等基礎配套設施
21.新安縣河道綜合整治項目
河道治理73公里,主要建設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建筑物工程和堤頂道路工程等
22.商丘市城區水系生態環境治理和綜合開發項目二期工程
總長13千米,主要建設忠民河(北海路—古宋河)、康林河(八一路—商都公園)、蔡河(北海路—歸德路)段等河道基礎設施、生態修復等
23.商水沙潁河水系生態防護提升工程
主要改造沙潁河長度 45.5公里,寬度約 33米,包括緩沖帶生態構建、生態護坡、生態防護林、打造油菜花景觀帶15公里、鋪設旅游休閑甬道52公里,設置風景創意景點11個
24.惠濟區黃河流域河渠生態治理工程
主要對枯河、東風渠、金洼干溝西支、石蘇干溝進行河道疏浚清淤、河道生態修復、沿岸生態治理、提高堤防護坡行洪能力及綠化養護
25.濟源市工業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
年處理危險廢物7.5萬噸:其中焚燒處理量為2萬噸、物化處理量為2萬噸、經穩定化(不穩定化)/固化處置后進柔性填埋場的為2.5萬噸、剛性填埋的為1萬噸
26.開封市祥符區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項目
水系長2公里,主要提升改造淤泥河,圈章河,建設堤頂道路、攔蓄工程、分水閘、支溝涵閘、橋梁、埋設管路涵管及配套設施等
27.許昌市東城區農村生活污水綜合治理項目
主要建設污水處理站10座,污水提升泵站1座,鋪設污水管網203.7千米
28.滎陽市龍馬山礦區生態修復建設項目
總建筑面積1.75萬平方米,主要是礦區生態修復、建設山體自然人文體驗、遺址保護、教育休閑等設施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類項目共計2個:
竣工項目
1.開封市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污泥和餐廚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
總建筑面積7.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濕污泥存儲與輸送系統、污泥深度脫水系統、污泥干化系統、污泥焚燒及余熱回收系統、餐廚廢棄物預處理等系統,一期日處理污泥600噸、餐廚廢棄物100噸,二期日處理餐廚廢棄物100噸 、廚余垃圾200噸、糞便15噸
2.南陽市示范區白河濕地公園建設項目
主要建設生態濕地、游客服務中心、停車中心、景觀土建工程、景觀綠化工程、光武二橋以及若干小型景觀橋梁堤防4.2公里等
節能降碳類項目共計5個:
竣工項目
1.平頂山市東鑫余熱綜合利用及除塵改造項目
利用東鑫焦化余熱,建設210噸/小時高溫高壓余熱自然循環余熱鍋爐1套,除塵站1座,配套建設供配電,控制中心及綜合管網等,年可回收能源9.46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6萬噸
開工項目
1.林州鳳寶管業有限公司高效清潔能源節能降碳項目
總建筑面積2萬平米,主要建設常壓循環流化床氣化爐、余熱回收系統等配套輔助設施,并利用氣化余熱及汽化爐渣發電
2.舞鋼市環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總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廠房、辦公樓等,年產25萬噸復合紙板、8萬噸蠟質玉米淀粉、10萬噸復合紙板、15萬噸木纖維、
3.三門峽市交投再生資源環保有限公司機動車回收拆解和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封閉式汽車拆解車間、金屬處理車間、精品車及零部件庫房、綜合辦公樓及環保配套等,年拆解能力達5萬輛(含新能源汽車)
4.河南水木孟電富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水木孟電碳中和示范工廠項目
總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蔬菜工廠、微藻生物固碳工廠、負碳農科創中心、辦公樓和水木富碳能源島,探索火力發電廠“碳中和”路徑,體現產業互補優勢,充分利用發電廠的熱能以及產生的二氧化碳,實現熱電與蔬菜的聯產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