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一家集膜材料研發、膜設備制造、膜工藝應用于一體的高科技環保企業,早已成功躋身于世界一流的膜技術企業行列。
碧水源正式成為中交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城鄉控股企業以來,充分發揮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有優勢,碧水源的發展進入一個嶄新階段,開啟了與央企攜手,強強聯合的新章節。
碧水源,一家集膜材料研發、膜設備制造、膜工藝應用于一體的高科技環保企業,早已成功躋身于世界一流的膜技術企業行列。
碧水源正式成為中交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城鄉控股企業以來,充分發揮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有優勢,碧水源的發展進入一個嶄新階段,開啟了與央企攜手,強強聯合的新章節。
做強——不忘初心,至臻至善做好技術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歷了經濟高速發展期,經濟的高速增長伴隨帶來的則是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如今污染嚴重的水生態環境、惡劣的大氣環境,已到了威脅國家百姓生存發展的程度。帶著“中華不碧水,吾輩誓不休”的愿景,2001年,碧水源在中關村成立。
自成立以來,碧水源發展思路與國家戰略一致,堅持技術創新,堅持以自主研發的膜技術解決中國“水臟、水少、飲水不安全”三大問題,為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以膜技術作為核心的污水資源化技術。參與了我國第一個萬噸級MBR工程項目——北京密云再生水廠的建設運營,成為了中國MBR技術大規模工程化的奠基者。
2020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污水資源化利用的總體目標以及重點任務,其中明確提出要強化科技力量的支撐?!吨笇б庖姟返挠“l,也進一步鼓勵了具有相關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主體的迅速發展。
經過多年潛心膜技術研發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核心技術包括微濾膜(MF)、超濾膜(UF)、超低壓選擇性納濾膜(DF)和反滲透膜(RO),以及膜生物反應器(MBR)、雙膜新水源工藝(MBR-DF)、智能一體化污水凈化系統(ICWT)等膜集成城鎮污水深度凈化技術。截至目前,建成數千項膜法水處理工程、數百個國家水環境重點治理工程、數十座地下式再生水廠、多個國家濕地公園,占中國膜法水處理市場份額的70%以上,每天處理總規模超過2000萬噸,已成功躋身于世界一流的膜技術企業行列。
其中,碧水源創新研發的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和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分別于2009年和201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是我國污水資源化領域的關鍵支撐技術和“國之重器”。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可將城鎮污水穩定提升到地表水Ⅳ類。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可對污水進行超凈化處理,將城鎮污水處理至地表水Ⅲ類標準以上,成為高品質再生水源。已在全國各地建成多個成功案例,服務于國家污水資源化戰略。
梳理其市場表現不難發現,2021年對于碧水源來講,仍然是在膜研發上不斷創新,不斷突破的一年。
2021年8月,我國首條UDF高效選擇性納濾膜生產線在北京碧水源公司建成投產。據悉,納濾膜的關鍵原材料無紡布和聚砜高度依賴進口,是一項“卡脖子”技術難關。碧水源歷經3年攻關、投資兩億元,以聚烯烴基材替代傳統無紡布和聚砜支撐層,開發出創新型UDF產品并順利投產。
2021年10月,碧水源自主創新研發的振動膜生物反應器技術(V-MBR)問世。據悉,該技術具有能耗低、脫氮效果好、膜抗污染性強的特點,同時實現節能、降碳和提質三重效果。業內專家評價該技術是水處理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在實際工程中的規模化示范應用屬國際領先,具有推廣價值。目前該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北京竇店再生水廠。同時,該技術榮獲“雙百跨越”污水處理行業“首批認證技術產品”。
做大——定增落地,正式成功加入國家隊
2019年,碧水源成功引入中交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城鄉戰略伙伴,與中交集團強強聯手,協同發展。
2020年9月,碧水源發布《關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宣布正式改組,改組完成后,中國城鄉成為公司控股股東,中交集團成為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2021年12月,中交集團通過中國城鄉對碧水源進行戰略性行業并購。中國城鄉通過兩步收購持有了碧水源共計790,375,092股股份,持股比例為21.75%,成為碧水源第一大控股股東。
中交集團的加入,使碧水源得以“輕裝上陣”,逐步從資金壓力較大的工程類項目中抽身,將商業模式向輕資產方面進行調整。近兩年,碧水源在項目承攬上逐步“做減法”,工作重心從低毛利工程項目向高毛利運營類項目轉移,主動收縮投資類業務,消化存量,同時將主要精力回歸優勢的技術創新方面。
而選擇碧水源進行戰略性行業并購,同時也是中交集團重組中國城鄉打造央企能力,構建水處理全產業鏈體系和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重大規劃。杰出的民營企業與資本市場的重度對接,協同發展,在協同融合中發揮各自的優勢,打開水務市場共贏局面。
從近兩年的合作中也可以看出,碧水源已成為中交集團中國城鄉水務板塊骨干力量,雙方的協同效應很快在拿單節奏上顯現。2020年7月,中國城鄉聯合碧水源等六家企業組成的聯合體一舉拿下武漢長江新城起步區基礎設施工程大單。
同年9月,中國城鄉聯合碧水源等四家企業在湖北市場中標洪湖市施墩河湖中心河片區綜合治理項目。據悉,該項目是洪湖市城區當時最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2021年3月,中國城鄉聯合碧水源等企業中標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全市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工程全覆蓋項目(北部區域),項目總額逾20億元。
同年6月,碧水源聯合兄弟單位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中標中山市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工程一標段,項目總額逾30億元。在共同服務國家戰略中,實現水務市場多點開花,業務版圖穩健擴張,截至目前,碧水源聯合中交集團各兄弟單位,已在黑龍江、河北、山西、山東、湖北、海南等地區,合體斬獲18大水處理項目,聯合總投資額逾290億元。
積極參與國家“長江大保護”戰略規劃的重要布局
碧水源的業務拓展始終跟隨國家的大戰略部署,已參加了我國黃河流域、首都水系、海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滇池流域、洱海流域、南水北調丹江口水源地等多個國家水環境敏感地區的治理,已建成數千項膜法水處理工程、數百個國家水環境重點治理工程、數十座地下式再生水廠、多個國家濕地公園。
2021年3月,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一行在武漢拜會長江生態環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峰。雙方就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水環境監測等領域開展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就碧水源全力以赴配合長江生態環保集團參與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實現協同發展達成初步共識。
10月,中國城鄉聯合碧水源等4家企業預中標湖北監利市長江大保護環境治理一期PPP項目,項目總額逾16億元。據了解,該項目是碧水源積極參與國家“長江大保護”戰略規劃的重要布局,未來,碧水源將進一步開展環保項目拓展,形成輻射周邊、協同帶動作用,以實際行動服務長江大保護戰略。
文劍平表示,碧水源作為長江生態環保產業聯盟主要成員單位之一,將緊緊圍繞聯盟和長江環保集團的工作部署,緊扣長江環保集團新戰略發展定位,充分發揮在水污染防治、污水資源化利用、水生態流域治理、水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技術優勢,為深度參與共抓長江大保護這一偉大事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共同服務國家戰略,實現協同發展。
備受關注的2021年度(第十九屆)水業企業評選正在火熱進行中,連續11年榮膺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的碧水源今年戰況又將如何?結果將在3月29日、3月30日舉辦的“2022(第二十屆)水業戰略論壇”現場揭曉,敬請關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