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哈工大環境工程學科的創始人和奠基者之一,國際水科學院終身院士王寶貞先生因病于2022年2月13日5時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E20環境平臺中國水網對王老的離世表示沉痛哀悼,愿王老一路走好!
王寶貞
王寶貞,1932年4月10日出生于山東省青島膠州市,1955年畢業于哈工大土木系給水排水專業,獲土木工程師稱號。他的一生致力于水污染治理工程科學技術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為環境學科發展建設、教學科研、國際交流等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從教五十余年,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2002年退休。
王寶貞教授與夫人
從20世紀70年代起,王寶貞教授在國內外率先研究并逐漸完善了污水處理與利用生態系統和生態塘,實現了污水資源化的處理技術,引起國際污水處理界的重視和好評。他倡導的污水處理與利用生態工程,已成為國際污水處理新的發展方向;他在國際上首先成功地完成了生物制氫技術的新概念和技術路線,并與他的博士生任南琪合作,在國際上首先進行了高濃度有機廢水生物制氧小試,確定了最佳運行條件,研制開發了高效生物制氫反應器,提出了細菌乙醇發酵型生物制氫新理論;1999年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完成了生物制氫技術的中試研究,為生產規模生物制氫奠定了基礎。這項成果曾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之一。2002年王寶貞教授被國際水科學院評為終身院士,是該領域全球唯一的華人院士。王老國際交流成績斐然,在他的努力下,拿到領域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06年世界水大會的主辦權,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水污染防治研究的國際地位。
2002年2月17日,國際水科學院在挪威奧斯陸發布新聞:35位世界上最受尊重的水專家被授予終身院士。王寶貞是其中惟一的中國院士。他為祖國的水科學事業贏得了世界聲譽,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作為國家水科學界從事水科學研究的寶貴人才,王寶貞教授曾獲國家級獎3項和省部級一二等獎8項,發表專著11部,論文215篇。由其主編的68萬字的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199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至今仍被廣為選用。他培養了中外博士、碩士研究生110余人,包括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大批在領導、教學、科研崗位上的領軍人才和知名專家。他創建的水處理研究室曾被全國科學大會授予“全國科研先進集體”。他作為學科帶頭人,曾被多次評為全國和建設部先進個人和優秀專家、全國環保杰出貢獻者。
王老在退休后依然活躍在水處理行業的舞臺,不懈推動水科學發展,于2021年5月出版了水污染治理巨著《城市污染水體綜合治理工程技術》。
多年來,王寶貞教授一直關注和支持中國水處理事業的發展。曾多次做客中國水網等主辦的論壇活動及話題討論,參加行業相關主題活動,積極為行業發展奔走和建言獻策。
2007年王寶貞教授到訪中國水網,與時任中國水網總經理張麗珍及編輯們合影
2007年4月,王老到訪中國水網,對網站的建設完善提出了很多寶貴建議,并給予了很多幫助和扶持。他認為網站提供了一個比傳統媒體具有更大凝聚力和即時性的交流平臺,同時也提出了對中國水網的殷殷期望,希望中國水網影響越來越大,把國際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引入中國,把國內先進的技術、管理介紹出去,成為行業第一影響媒體。
2013年6月,王寶貞老師蒞臨“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為當時環境產業聯盟發起的“清澈中國”行動計劃宣讀“清澈中國”行動倡議書,呼吁產業界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推動環境產業的升級和轉型,由夢想帶動行動,為打造“水清澈?土地清澈?空氣清澈”的美麗中國夢而共同努力。
王寶貞為“清澈中國”行動親筆書寫的“清澈中國”畫卷
......
多年來,王老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水業前輩為中國水行業傾注畢生心血的不朽精神,他為社會、為行業做出的貢獻,也將鐫刻在歷史長河中,他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得失的高尚品格和家國情懷讓每名環境人銘記!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