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進一步創新和優化投資審批程序
(四)推進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以優化投資環境為目標,規范有序實施以“告知承諾+事中事后監管”為核心的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堅持政府定標準,各地方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或推動有關部門以法律法規設定的標準作為準入承諾標準,除關系國家安全和生態安全、涉及全國重大生產力布局、戰略性資源開發和重大公共利益外,分行業分領域研究提出企業投資項目實施所涉及的審批事項承諾內容和標準。堅持企業作承諾,對符合要求的企業投資項目,由企業自主選擇并按照政府制定的標準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承諾,企業依法依規開展相關工作。堅持過程強監管,各地方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或推動有關部門加強對項目推進過程的監管,明確監管重要節點和相應監管要求,并納入投資在線平臺實行動態監督。堅持信用有獎懲,各地方發展改革部門要推動有關部門對照承諾和標準依法依規對項目組織驗收,通過驗收的項目方可投入使用,達不到承諾要求的項目要督促整改到位,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予以懲戒。
(五)創新投資在線平臺建設應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在強化信息資源共享基礎上,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依托投資在線平臺,建立地方和企業反映投資審批問題的辦理和反饋機制,梳理形成高頻次咨詢事項的統一答復口徑,并向社會公布;對涉及其他部門的問題,要建立轉辦機制,并及時跟蹤辦理進度。要不斷拓展投資在線平臺應用領域,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代碼為基礎,研究加強與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信息系統的互聯共享,推動解決企業和金融機構融資對接難題。利用投資在線平臺歸集的項目和審批信息,探索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開展投資意向分析等,為研判投資趨勢、服務投資調控提供支撐。
(六)總結推廣地方典型經驗。強化改革統籌協調,推行浙江省持續深化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協同推進“標準地”“區域評估”等相關領域改革的創新做法;推廣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探索跨區域項目審批管理的經驗做法。持續優化審批服務,推廣北京市、湖北省依托投資在線平臺集成優化相關行業建設審批系統,深化投資審批“一網通辦”的有益經驗。大幅壓減投資審批“編報評批”程序,推廣山西省以法治化手段規范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探索推進取消施工圖審查的典型經驗。推進智慧監管,推行福建省、重慶市堅持“制度+技術”,運用大數據助力投資項目審批、招標采購和建設實施“智能管”的先進經驗。積極助力投資主體便利化融資,推廣河北省搭建在線“金融廣場”,破解銀企對接“最后一公里”創新做法。
四、進一步規范和嚴格投資審批活動
(七)規范投資項目前期工作。修訂印發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制度規范,落實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以下簡稱“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將用地用海和規劃選址、節能、節水、環保等要求落實到項目可行性研究中;要立足我國國情,并體現投資高質量發展要求,研究借鑒將“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等國際先進理念融入可行性研究框架體系,從源頭上提高投資項目前期工作質量。
(八)加強投資項目決策管理。研究修訂投資項目評價規范,完善投資決策咨詢評估機制,切實把好項目“準入關”,對投資項目是否符合發展建設規劃、區域規劃、產業政策,以及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籌措等建設條件落實情況等,要重點加以審查,切實防范“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和違規政府投資項目盲目上馬。涉及舉債融資的項目,要將融資方案作為可行性研究論證重點,結合融資結構和項目收益來源,科學規劃項目資金平衡方案。
(九)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項目協調服務。對擬申報基礎設施REITs試點的項目,與中國證監會當地派出機構等有關方面加強溝通,深入了解前期工作進展,及時掌握項目進度和存在問題,做好政策解讀、解決重點問題。與本地區行業管理、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和城鄉建設、國資監管等部門加強溝通交流,幫助項目依法依規辦理或補充相關手續,落實發行基礎設施REITs的各項條件。對基礎設施REITs回收資金擬投入的新項目,加強跟蹤服務,協調加快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進度,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五、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投資監督管理
(十)健全投資執法監督和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研究建立《政府投資條例》《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專項執法檢查機制,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專項執法檢查。研究對政府投資項目和企業投資項目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明確監管重點和免責情形。所有依法必須招標的投資項目,其招標采購活動全部納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行透明化管理、陽光交易。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項目審批、核準主體負責項目招標內容核準,并按照規定的職責分工,做好招標內容執行情況的事中事后監管。
(十一)強化廉政風險防控。全面梳理投資項目申報、評估、征求意見、會簽、審核等重點環節,梳理廉政風險點,針對性研究制定監督防范措施,落實到具體崗位和具體審批程序,融入到投資在線平臺審批流程中,確保責任清楚、要求明確、監督到位,不斷增強廉政風險防控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十二)增進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與相關改革的協同。各地方發展改革部門要主動作為,積極發揮投資調控管理綜合協調、統籌推進職責,建立健全各相關部門參加的改革協同工作機制,定期開展溝通會商,及時發現并推動解決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切實加強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與用地、環評、節能、報建等領域相關改革的銜接,確保相關改革協同發力,形成疊加效應,充分釋放改革紅利。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指導和督促檢查,加大法規政策宣傳培訓力度,及時總結推廣地方典型經驗,不斷將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向深入推進。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1年12月15日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