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環保行業遭遇了一些困難,而對于我們來說,看到更多的是變化和利好帶來的價值空間,從業績上看,近五年來公司發展還不錯,始終保持了每年50%以上的營收增長。”北京美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能環保)董事長王麗莉在接受中國水網專訪時,談起了公司近年來的經營情況。
近年來隨著我國水處理行業進一步向“精準治理”升級,為應對不斷提升的水質標準,膜技術憑借有機物去除效率高、操作便捷和容積負荷低等優勢,逐漸在水處理領域占據了更加重要的位置。2020年《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重磅文件的發布,讓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國之重器”的膜技術,再次得到了社會及行業的廣泛關注。
作為全國較早應用膜技術進行污廢水深度處理及資源化回用的環保工程公司之一,市場的熱度無疑給美能環保帶來了更多的空間和機遇,然而王麗莉坦言,在風口中,環保標準日趨嚴苛、競爭的白熱化,讓美能環保這樣的專業從事膜技術應用十五載的老牌膜技術企業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如果不能做到懂產品、懂技術、懂客戶需求,并通過專業技術和系統服務創造出與客戶可以共享的價值空間,未來會很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生存下來。”在交流過程中,無論是對美能環保自身定位建設,還是未來的市場方向,王麗莉都有著清晰的把握與判斷。
王麗莉
做專業系統集成商,關鍵是有能力把膜“用”好
“《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導意見》重磅文件的發布,實際上給行業帶來的是認知層面的變化”,王麗莉回憶道,早些年做一些工業園區的項目時就曾向一些客戶倡導應盡早將污水資源化建設進行規劃布局,但市場反饋平平。
而在政策發布后,不論是污水資源的擁有者還是需要者,都需要整體進行重新的戰略選擇和布局,在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上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用戶很容易就能發現,在項目整體投資沒有明顯差異情況下,膜技術在污水提標的過程中避免了重復性的投資建設,在污水回收資源利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和先進性,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膜行業的跨越式發展。”
市場的熱度確實給膜企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然而挑戰也是巨大的,王麗莉指出,近年來,在政策和需求的推動下,各路資本、人才早已經開始向膜行業聚集,甚至各大國企、央企都對膜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大多聚集在膜產品的生產制造端,據調研統計顯示,目前行業中從事膜產品生產制造的企業已經超過兩千家。
以膜生物反應器(MBR)技術來說,實際上,目前中國的MBR技術無論是從先進性還是從應用規模上都走在世界前列,然而,王麗莉指出,市場上真正設計建設運營很好的MBR系統卻不多,“可以說行業不乏好的膜產品,但懂產品、會集成、充分理解客戶需求、同時又有能力真正設計、建設、支持運營成功,真正滿足客戶需求,把膜‘用’好的專業膜系統集成商屈指可數。”這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和持續的產品技術研發創新。
北京美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在2006年成立的,在其不斷發展壯大的15年間,經歷了我國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從一級B到類Ⅳ類、再到今天的污水資源化回收利用的提升,同時也見證了膜行業發展演化。在經歷了上百個項目后,積累的經驗和教訓讓王麗莉清醒的意識到,作為膜技術服務企業,已經進入到了新的競爭態勢中: “如何在項目運行的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中,用專業的技術及用心的服務支持真正把膜‘用’好,創造出于客戶共享的價值空間,才是技術型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王麗莉將其總結為六個字即為客戶“省心、省力、省錢”。
在讓客戶省心方面,王麗莉指出,在環保督察趨于常態化,排放標準趨于嚴苛的大環境下,持續穩定運行的達標排放系統是水處理項目成功的基礎。對此,美能環保負責的MBR系統作為整個污水系統中的末端的深度處理關鍵環節,有能力為最終出水達標提供有力保障。并且最終的穩定出水指標都可以寫進合同中,真正做到讓業主“省心”。
“省力”方面得益于美能環保多年來的服務建設,服務向來是考量一個企業口碑和影響力的重要指標,王麗莉表示,美能環保在售后環節為業主提供駐場服務支持,派出專業的技術人員保障系統無故障運行,客戶的難題總是在第一時間被解決。同時,美能環保研發應用的遠程保障系統對水廠的運行數據做到實時反饋,對項目數據異樣情況做到防患于未然。
這樣的“駐場+遠程”雙重技術服務保障贏得了市場的口碑,如由美能環保負責設計運營的銀川市第一個10萬噸級MBR項目,采用了國內并不多見的氧化溝+MBR工藝,該項目2017年交付至今始終保持穩定運行,獲得了項目一線使用者的肯定與贊許。
在“省錢”方面,美能環保是行業內較早提出以“噸水系統能耗”作為衡量膜系統集成技術水準高低的首要指標的企業。具體到運行費用方面,美能環保通過技術的提升與打磨,能做到在出水標準為一級A或更嚴格的類Ⅳ類水質標準的情況下,MBR污水處理廠在80%以上負荷時,MBR 膜系統實際噸水電耗在0.13~0.15kW·h之間,化學清洗藥劑年平均耗量不到噸水3分錢,并且這些數據在項目合作之初,都能夠被合同簽約保障。
研發上經歷了“把書讀厚再讀薄”,實現簡單、穩定、高效
美能環保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全套的自有知識產權的膜應用技術,擅長以膜生物反應器 MBR 與超濾 UF為核心解決手段的水處理工程承包,涉及領域包括各種污水、廢水處理工程,中水回用工程及飲用水深度凈化處理工程。基于近20年來中新兩地大量各類相關項目的積累,能讓美能環保在復雜的項目中,提供出適用的產品工藝設計,有針對性的處理技術方案。
王麗莉表示,美能環保的技術團隊在十幾年的研發中,早就經歷了“把書讀厚再讀薄”的過程,在大量的實驗及實踐的基礎上,美能環保特有的MBR系統集成方式成功地優化了傳統的膜工藝系統流程,將部分效率效果都不好并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優化掉,同時加入最新的節能提效單元,在節省投資的同時,有效的優化了膜系統的運行狀態,在整個系統的節能、穩定、操作的簡易性等方面都有了飛躍式的提升。
然而在與客戶大量溝通的過程中,王麗莉發現,客戶的難題并沒有被完全解決。如在項目的運營中遇到的一些細節問題,在項目的建設初期沒有直接爆發出來,而在后期漫長的運營過程中慢慢顯現了,王麗莉指出,這些問題才是真正讓客戶頭疼的問題,在未來的市場趨勢中,也是真正的需求所在。這要求美能環保所有的技術研發與創新都要從客戶使用過程中的真實感受出發。
比如膜系統的運行中,積泥以及后續的清洗恢復問題一直是影響項目穩定運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傳統的“吊沖式”清理積泥的過程繁瑣耗時,是行業普遍面對的難點。王麗莉表示,“洗膜”環節雖然是項目運營方需要承擔的問題,但在膜系統設計之初,美能環保的技術團隊就思考將膜池、膜片的設計優化,除了有效預防積泥問題的發生之外,比如美能環保早已在眾多項目上成功應用了諸如小而緊湊的膜池設計、正洗取代反洗、原位高效清洗等技術手段,提升膜清洗恢復環節的工作效率,保障整個系統的運行穩定。
“美能環保的技術創新從來不是‘聽起來很美’,而是追求‘用起來很好’,當這樣的價值被客戶感知到,再理性嚴苛的客戶都自然有自己的判斷。”也正是這樣的始終以客戶價值為出發點的初心,讓美能環保在行業里獲得了優良的口碑。如今,美能環保日處理萬噸級以上的MBR業績數量位列行業前三,累計日處理水量達百萬噸,充足的在手項目為美能環保的業績增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踏踏實實做乙方,即將推廣全新技術
無論是拼資金,還是拼資源,美能環保都沒法跟一些大型國有企業或者環保集團競爭,唯一能獲得更多生存空間的方向,一定是技術的領先和服務的切實到位王麗莉表示,“這些年環保行業遭遇了一些困境,而我們的感受沒那么深刻,這也得益于美能環保對于自身的認知和發展方向的清晰定位,就是十幾年如一日‘踏踏實實做乙方’,真正是一家專注在膜技術研發和應用以及系統服務上的專業技術型公司。”
也正是因為在行業中清晰的市場定位,多年來,美能環保對制約行業技術發展的難題形成了明確的認識及研發方向。王麗莉透露,為應對行業痛點難點,美能環保正專注于在膜工程設備化、模塊化上進行突破。
膜工程的設備化、模塊化對于推動行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不僅可以實現項目的大部分生產集中在工廠完成,大大降低現場的土建工程量,同時模塊化設備具備的另一突出優勢是實現項目根據水量及水質需求進行疊加應變。
如外置式MBR系統可以根據項目需求直接加載納濾系統或者反滲透系統,有效的滿足提標改造以及污水資源化建設,使系統滿足出水需求的同時,避免了投資的浪費,運營費用和投資費用都進一步降低。王麗莉進一步透露,目前美能環保設計的“MBR+RO”系統已經有連續三年穩定運營的成功業績,未來,公司將推廣該技術將在更多的污水、供水項目中落地。
談及未來,王麗莉表示,美能環保未來的五年規劃非常簡單,就是繼續在優勢技術上做專做精,同時加大市場的傳播力度,“美能環保要將自身價值傳播出去,努力做中國最值得合作的膜系統集成專業服務商。”在專注的領域做到極致,同時又不斷尋求創新與突破,在這樣的道路上,相信會引領美能環保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得更好、更長遠。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