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全文實錄丨中共中央宣傳部就“踐行兩山理論 建設美麗中國”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時間:2021-09-30 10:18

來源:生態環境部

評論(

中共中央宣傳部于2021年9月29日(星期三)下午2時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生態環境系統黨員代表圍繞“踐行兩山理論 建設美麗中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1.jpg

見面會現場

2.jpg

中共中央宣傳部對外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邢慧娜

中共中央宣傳部對外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邢慧娜: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外記者見面會。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是黨中央對人民群眾作出的一項莊嚴承諾,也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切身期盼。今天的見面會我們就請到了五位來自生態環境領域的優秀黨員代表,請他們圍繞“踐行兩山理論 建設美麗中國”這一主題和大家進行見面交流。

我先逐一介紹一下他們,他們是: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李云婷女士;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重污染天氣應對處處長張昊龍先生;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二級巡視員、應急準備處處長劉相梅女士;浙江省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桐鄉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姚偉平先生;四川省涼山州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支隊長、黨支部書記伍華先生。

下面,先請五位代表逐一作一個自我介紹。首先有請李云婷女士。

3.jpg

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李云婷

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李云婷:大家好,我叫李云婷,來自于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一直從事空氣質量監測和預報的一線技術工作,是一名來自基層的共產黨員。2013年開始,為了對標新的國家空氣質量標準,我和我的團隊逐步建設完善了能夠科學真實反映大氣環境狀況的北京市PM2.5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網絡,搭建了一套集成先進技術和團隊豐富經驗的空氣質量分析預測系統,還鍛煉出一支發揮科技引領作用,敢吃苦、能擔當環保鐵軍。我們手握環境監測數據“指揮棒”,懷揣污染成因“定位器”,頭戴預知未來空氣質量的“望遠鏡”,這些年持續為北京市大氣環境的評價考核、環保監管、污染治理和應急減排工作提供科學技術支撐。我們一直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持把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重要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推進北京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已經提前超額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目標,2020年PM2.5年均濃度進一步降低,達到了38微克/立方米。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塊展板,這個展板從上到下記錄了從2013年到2020年北京市每一天的PM2.5空氣質量,顏色越深,表明空氣質量越差,顏色越淺越綠,空氣質量就越好。大家能夠看到,經過這么多年持續努力,PM2.5污染天數越來越少、污染程度越來越輕,優良天數越來越多。像這樣的藍天白云,現在在北京已經是非常常見了,市民朋友的藍天幸福感和獲得感也在顯著增強。北京作為國際大都市,生活環境越來越舒適、越來越宜人。謝謝大家。邢慧娜:謝謝云婷。

下面,有請張昊龍先生作介紹。

4.jpg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重污染天氣應對處處長張昊龍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重污染天氣應對處處長張昊龍:大家好,我叫張昊龍,于200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我來自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重污染天氣應對處,是一名比較年輕的環保“老兵”。我從2005年開始從事生態環境工作,到現在已經有16年了,目前主要負責的工作是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我想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比如說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這些區域的空氣質量改善,都是我的工作范疇。我的另一項工作任務和在座的每一位都息息相關,就是應對重污染天氣,也就是減少霧霾。這些年,我們建立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管理制度,并且首次提出了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管理思路,這些工作有力推動了污染減排,在治污減排的同時也鼓勵了先進企業,達到了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效果。

我想,空氣質量改善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人民群眾對藍天的幸福感也在不斷增強。我認為,每一個從事生態環境事業的環保人心中都有一份理想、一份情懷,就是建設美麗中國。我想我們每一個環保人都會堅守自己的初心使命,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謝謝。

邢慧娜:謝謝張處。下面,有請劉相梅女士。

5.jpg

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二級巡視員、應急準備處處長劉相梅

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二級巡視員、應急準備處處長劉相梅:大家好,我是劉相梅,來自生態環境部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一直從事環境應急和執法工作。我有幸在1994年大學期間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讀研究生期間,我就設想自己能夠成為一名環保工作者,2002年博士畢業后,我順利進入了國家環保總局。我記得當時人們的環保意識和保護環境的能力沒有像現在這么強,我和同事們經常要明查暗訪,很多時候要驅車幾千公里,時不時要連夜趕赴突發環境事件現場,像黃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大型流域執法行動,重污染天氣督查,我和同事們都是穿梭在污染企業中。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淇河污染事件、義馬爆炸事故,連續100多天的新冠肺炎疫情調度協調都是我們的工作戰場。回首工作20年來,有近一半的時間都是出差在外的。工作20年,我也切身見證了生態文明從認識到實踐的深刻變化,天藍了、地綠了、水清了,老百姓更幸福了,但是我深知,這背后是很多環保人面向污染的逆行出征,為的是身后給大家留下綠水青山。我為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