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7日,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行,現場發布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報告。中建環能(300425.sz)成功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專精特新企業中的佼佼者,是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
此次認定,是工信部對中建環能多年始終專注于水環境治理領域的自主研發創新及綜合實力的認可和肯定。未來中建環能將走好“專精特新”之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自主創新和生產制造,推動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努力成為先進的環境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
專 | 專注專業,聚焦水環境治理
中建環能專注于水處理各個細分場景,提供先進的環保技術裝備,以解決不同場景下的水環境問題,迄今已走過31年。
數十載如一日,三十年磨一劍。從最初的鋼廠冶金廢水處理、逐步拓展到煤礦礦井開采等工業水處理及回用、市政及流域等水環境治理。我們累計提供了超過3100臺套各類環保裝備技術產品,為了解決中國實際環境需求,還在更多細分市場不斷探索。
精 | 精耕細作,淬煉經營管理能力
專注的高質量發展也需要企業管理能力過硬。以精細化管理為手段,達到降本增效、緩解風險、謀求發展的目的,最終以更優質與性價比更高的產品,面對市場需求做出最迅速的響應。
此外,根據《公司法》、《證券法》及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逐漸形成“四會一層”(股東大會、黨組織會、董事會、監事會、管理層)的上市公司治理體系,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強化內部和外部的監督制衡,保障股東的合法權利,尊重利益相關者的基本權益,切實提升企業整體價值。2020年度信息披露考核工作中建環能連續第三年獲得最高等級A級評價。
特 | 特色發展,培育差異化競爭優勢
對中小企業而言,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是企業行穩致遠的重要抓手。加快提高環保產業技術裝備水平,不斷保持差異化競爭優勢。依托自主研發產品的生產制造能力,實現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制造和裝備組裝集成,努力占領制高點,在向中國創造的進程中承擔央企的責任擔當。
經過多年努力發展,我們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CNAS授權的磁分離水處理檢測中心。2020年研發費用投入達3900多萬元,授權專利300余項,發明專利60余項,多次獲得國家級、省市級科技成果獎項。
新 | 新穎迭代,中建環能擁抱變化持續進化
面對激烈又多變的市場環境,運營模式與技術的新穎是中建環能服務好客戶的要領。緊跟市場與客戶的需求,以產品為基石,為業務拓展提供支撐。在城市初期雨水治理、農村污水治理、生態旅游及景觀湖泊水體凈化、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工業廢水治理等13個細分市場,這些產品應用在數百余項各類水環境治理項目里,在持續應用的過程中,依托中建環能底層技術創新的能力,又加快了其更新迭代的周期,持續進化成為更加優質的產品。
產品的交付使用離不開穩定運營。中建環能提供委托運營和環保管家服務,形成了總部、區域、項目的三級運營管理體系,能夠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精益運營管理和一站式運營賦能服務。2019年至今運營廠站155個,運營處理水量6.8億m3,相當于45個西湖。
公司堅持走“專精特新”的發展路線,專注城市初期雨水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細分市場,聚焦主業、苦練內功、強化創新,精耕細作,努力成為先進的“環境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以“科技服務美好環境”為使命,提供更多優質環保裝備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環境需求。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