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污水資源化新政對供水行業有什么影響

時間:2021-01-16 15:48

來源:E20綠色工廠、E20供水研究中心

作者:陌然淺笑、春山沉雪

評論(

近日,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指導意見》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近期也有很多業內人士對該文件進行了解讀,不過大多集中在污水、再生水和膜處理領域,那么《指導意見》對供水行業有什么影響呢?供水行業未來又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化?快跟隨小編一起看看!

近日,十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到2025年,全國污水收集效能顯著提升,縣城及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實現提標升級;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畜禽糞污和漁業養殖尾水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污水資源化利用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基本建立。到2035年,形成系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格局。

污水資源化利用是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毋庸置疑,《指導意見》的發布對工業廢水治理企業和膜行業屬于利好,那對供水行業有什么影響呢?如果一個地區未來每年的市政供水總量增速趨于放緩甚至保持穩定,污水資源化利用率的提高可能會影響部分地區供水企業的供水量,尤其是市政供水直接供給工業企業的供水量。這既體現出國家優化整體供水結構的導向,同時也給供水行業未來的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緊迫的要求。

聚焦《指導意見》,多條內容可能與供水行業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小編匯總梳理以下3個關鍵詞:

01區域、領域

從區域看,《指導意見》提出,以缺水地區和水生態環境敏感區域為重點;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在黃河流域地級及以上城市建設污水資源化利用示范城市。

《指導意見》 對重點區域提出了明確的目標,我們不難判斷,《指導意見》對分布在缺水地區的供水企業影響可能更大,尤其是京津冀地區、黃河流域等嚴重缺水地區,因為這些地區污水資源化利用的需求更加迫切。

從領域看,《指導意見》提出,著力推進重點領域污水資源化利用:加快推動城鎮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積極推動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穩妥推進農業農村污水資源化利用。從“加快、積極推動、穩妥推進”不同的修飾詞,我們大體可以判斷工作的緊迫性程度。相較于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農業農村污水處理相對沒有那么完善,需要穩妥推進并不斷完善,在此不進行贅述。

加快推動城鎮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是基礎。現階段,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設施比較完善、布局合理,以現有污水處理廠為基礎,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礎設施,可以極大地推進生活污水資源化循環利用。

積極推動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是重點。開展企業用水審計、水效對標、和節水改造,推進企業內部工業用水循環利用,提高重復利用率。如前所述,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的提高可能會影響部分缺水區域的供水企業供給工業用戶的供水量。

根據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用水總量為6015.5億m3,其中農業用水量3693.1億m3,工業用水量1261.6億m3,生活用水量859.9億m3。供水行業用戶主要為工業和生活用水,從數據測算,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大約是3:2的比例。鑒于農業污水資源化利用需要穩妥推進,現階段,污水資源化利用率的提高主要在工業和城鎮生活污水部分,相較而言,對工業用水形態的影響將更為顯著。

實際上,當前工業水的零排放和梯級利用已經在部分地區和行業展開,例如:

1)廣東:2019年3月11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業園區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園區應以“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中水回用”為原則設置給排水系統。

2)浙江:2018年6月8日發布《浙江省“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行動方案》,指出,以工業園區(工業集聚區)和生活小區為重點,繼續推動“污水零直排區” 建設試點工作。

3)《紡織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要求企業污水排入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與其他污水混合處理,執行間接排放標準,染整污水進入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或經由城鎮污水管線排放時,應達到直接排放限值。

未來,工業各行業產業布局會越來越合理,更多的工業企業會進入工業園區,園區一般都有第三方污水治理公司,對園區污水進行統一處理,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工業污水資源的回收利用率會越來越高,此外,政策的加持也會不斷倒逼工業污水資源回收利用率的提高。

從再生水利用率的目標看,非常明確,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然而,現階段我國污水資源化利用率卻并不高。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城鎮再生水利用量94.02億m3,全國污水再生利用率為15.98%,還有很多地區仍未啟動再生水利用。15.98%距離25%的目標還有近10個百分點的距離。

經過前面的分析,要想達到再生利用率的目標,最主要的途徑可能為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因此可能會影響相應的供水企業,尤其是缺水地區以工業企業為主要客戶的供水企業,供水企業需要思索如何應對這樣的變化。

02統一配置

《指導意見》提出,將污水資源化利用作為節水開源的重要內容,再生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全面系統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指導意見》還表明,加快完善相關政策標準,將再生水納入供水體系。因再生水系統與原有供水系統不同,不僅需要以現有污水處理廠為基礎,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基礎設施,更需要建設新的再生水管網,向使用再生水的用戶提供報裝、收費等終端服務。那么由誰來建設?誰來運營?如何收費?是否有供水企業參與其中的環節?各種各樣的問題紛至沓來,都需要相關主管部門進一步統籌部署,明確具體的實施政策和推進方案。

03定價

《指導意見》提出,建立使用者付費制度,放開再生水政府定價,由再生水供應企業和用戶按照優質優價的原則自主協商定價。

未來再生水能夠有序推進的核心在于市場機制和價格體系,價格體系更是會直接影響市場的活躍度。對用戶來說,再生水價格帶來的用水相關總成本必須低于市政供水價格帶來的用水相關總成本(不光是水費,還有用戶保養設施的成本等),才能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讓用戶愿意使用再生水。如果僅有政府強制要求工業用戶使用再生水,就難以獲得可持續的驅動力。更為本質的是,再生水的制水成本與市政供水的制水成本孰高孰低的問題。

《指導意見》的發布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是對供水結構的合理優化。不可否認,《指導意見》的發布將會對供水行業帶來一定的影響,在這種影響下,供水行業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小編梳理以下3點建議,僅供參考 :

01回歸用戶需求,提升服務品質

從用戶角度出發,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供水企業可以對水進行分類,細化產品和服務;從均衡性的角度出發,逐步延伸供水范圍,解決城鄉供水差距;彌補城鎮老舊小區供水短板,保障終端用水安全。從充分性的角度出發,有條件的供水企業可以主動探索分質供水和高品質供水。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分配并利用不同條件的水資源;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優水優用,水盡其用”,與污水資源化利用有“異曲同工之妙”,核心目的都是節約水資源。

1)現階段,不少地區已開始實施分質供水:

義烏:義烏是一座缺水型城市,自2014年以來,義烏市投資5.5億元,在主城區鋪設了20多公里中水管網,連通供水動脈,率先推進全域一體化、規模化分質供水。義烏市分質供水工作總體思路為:充分利用非常規水資源(如污水回用水),主要用于工業、市政道路綠化澆灑用水及生活雜用水,而將優質水源用于生活飲用水。希望通過5~10年的努力,實現年置換優質水資源1億m3。

寧波:寧波市政府2002年率先提出“分質供水、優水優用、水盡其用”先進理念,即充分利用河網水資源,經工業水廠處理后供給工業企業生產使用,同時騰出優質水庫水資源用于保障居民生活需求,做到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充分使用。2017年7月5日,寧波市城管局供排水集團工業供水已實現累計供水5億噸,這意味著工業供水為寧波居民生活用水“騰”出相當于3個白溪水庫優質水的同時,為受水企業節約水費支出10億元。

墊江縣:2020年11月26日,墊江縣水利局組織召開了墊江縣直飲水(分質供水)座談會。本次座談會的召開,對推進墊江縣直飲水(分質供水)奠定了基礎。

2)加強探索高品質供水。污水資源化利用企業未來可能會向中低品質水進行發力,而供水企業本身擁有穩定的生活和工業用戶群體,隨著用戶對美好生活、美好用水的向往日益強烈,可以嘗試推進對高品質水的探索。

3)強化漏損控制。據《中國城鄉建設統計年鑒》,我國2018年城鎮公共供水漏損率為14%,據E20研究院測算,2020年也維持在相當水平。供水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措施并行,進一步加強供水管網漏損控制,降低漏損率,以從另一個維度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和效果。

02理順供水價格機制

如果說《指導意見》的出臺對供水企業帶來了“量”上的不確定性,那么供水行業可以積極轉換思路,加快推動“價格”的理順。如果供水質量和供水服務得到了提升,價格也需與之相匹配,回歸到一個保證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狀態。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都已經實施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并加速落地非居民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設置這些制度的初衷是為了節約水資源,但現階段,還未真正完全起到節水的作用。因此,各地可不斷健全完善水價機制,一方面促進水資源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保障供水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03加強能力儲備

供水行業原本是離用戶最近的群體。如果供水企業有想法布局污水資源化利用或再生水建設、運營、服務中的某環節,可以加強技術儲備、人才儲備和能力建設,以實現主動拓展延伸。

此外,供水公司也可從自身不斷打磨管理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一方面,在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號召下,供水企業需要不斷提高供水服務的能效,例如,搭建水司智能管控中心大數據平臺、建立城市供水優化調度系統模型、優化水泵設備的能耗等。

另一方面,加強智慧水務建設,實現控制數字化、管理協同化、決策科學化、服務主動化。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