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0環境產業圈層匯聚了數百家中國環境產業 中最優秀的企業,積累了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行業案例。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2021中國水務案例專題,展示具有示范意義的水務行業優秀案例,敬請關注!
巴彥淖爾烏拉特后旗污水處理廠
項目名稱巴彥淖爾烏拉特后旗污水處理廠深度脫氮項目
推薦單位:北京淶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提供淶澈協同自養脫氮技術(NSAD)及ByeN系列填料
項目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烏拉特后旗
項目概況
內蒙古烏拉特后旗污水處理廠位于巴彥淖爾市巴音寶力格鎮,主要承擔處理巴音寶力格鎮生活污水的任務。總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處理能力為1.2萬噸/日,服務面積為10平方公里,采用改良型奧貝爾氧化溝工藝結合曝氣生物濾池及混凝過濾工藝,出水水質執行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
項目示范意義
烏拉特后旗污水處理廠總氮提質項目的成功應用,標志著大規模長期運行自養與異養協同脫氮技術在行業內的有效推行,解決了我國低碳氮比污水無法深度脫氮的難題,擺脫了傳統脫氮技術對碳源的重度依賴。該項目自2019年運行至今,為該污水處理廠降低了近42.1%的運行成本,出水100%達標和回用,實現“零”污染排放,為總氮提質增效和水質循環與安全提供新型技術借鑒。該項目也充分驗證了淶澈協同自養脫氮技術(NSAD)不同季節在多種溫度、水質、水量等運行工況下的高穩定性,為原水中碳源缺乏的水廠迫切的脫氮需求提供一種高效性、經濟性、環境友好型的總氮去除技術,脫氮能力強,能源消耗少,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具有十分強大的潛力成為未來新型綠色污水廠的脫氮主流新技術。
項目亮點介紹
(1)實施效果
經淶澈協同自養脫氮技術(NSAD)進行原位總氮提質增效工程改造后,該污水處理廠出水總氮濃度可保持在10 mg/L以下,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918-2002)一級 A排放標準,基于 NSAD材料可使總氮( TN)去除成本由以前的1.33元/m3降低至 0.77元/m3。
(2)社會效益
該技術在處理過程中不會造成其他二次污染,不會有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進入水體 或大氣,顆粒物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1/933-2015),N2O等溫室氣體減排 90%以上。
(3)生態效益
隨著該項目的穩定運行,改造后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與地表水標準接軌,經處理后用于城市及陰山綠化及巴彥淖爾市青山工業園區回用水,大大增加了當地受納水體的自凈能力,間接降低了對土壤乃至地下水的不利影響。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淶澈協同自養脫氮技術(NSAD)。
(2)技術工藝/裝備原理
淶澈協同自養脫氮技術(NSAD)利用基于回收廢棄物合成的一體化合成材料,構建自養/異養協同反硝化體系,在自養反硝化過程利用減氮材料為微生物提供電子供體,不再依賴外部有機碳源,硝酸鹽作為最終電子受體,將其轉化為氮氣,達到去除水中氮污染的目的,解決了硫自養脫氮技術在工程應用中脫氮速率低及副產物多的難題。
(3)技術工藝/裝備特點
1) 脫氮性能好,抗沖擊能力強,可以在低碳源條件下實現極限脫氮;
2) 經濟性好,可以節省碳源投加;
3) 良好的出水水質,能夠滿足更嚴格的排放標準,處理后的水可以直接再利用;
4) 產生更少的污泥和溫室氣體,綜合污泥產量減少約85%,N2O等溫室氣體減排 90%以上;
5) 兼容性強,能與現有工藝有效銜接,可覆蓋現有 90%的新舊污水處理脫氮設施。
(4)應用領域
光伏廢水處理;精細化工廢水;垃圾滲濾液處理
(5)工藝/裝備流程圖
工藝流程圖
(6)廠區/項目地/工藝設備照片
項目地現場圖、設備圖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