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拓寬資金投入渠道。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護的投入力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收益,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管護。村級組織可通過提取公益金、村民“一事一議”制度等,積極籌措管護基金。探索建立使用者合理付費制度。統籌各級各類涉農資金,加大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投入力度。在不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吸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積極參與。要根據政府債務風險情況,依法合規使用政府專項債券。積極申請信貸支持。
(三)強化監督考核。建立檢查、調度、督導等工作制度,強化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日常檢查、調度,確保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工程有序推進和已建成設施的正常運行。建立群眾和社會監督機制,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開展實地調查、分析原因、督促整改。
(四)注重宣傳引導。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作用,加強工作宣傳和政策解讀,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受益主體的意識。發揮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和婦聯、共青團等貼近農村的優勢,組織群眾積極參與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
各縣(市、區)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三年目標任務計劃表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