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由北京科技協作中心、北京電視臺聯合組織、承辦的“聚?奉獻——2020京華大地上的杰出工程師”頒獎典禮在京舉辦,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入選本屆“杰出工程師”,并作為節能環保領域唯一獲獎者受邀出席現場頒獎禮。該科技盛典舉辦七屆以來,共推選出包括戚發軔、徐濱士等20余位院士在內的百位榜樣人物,向全社會展示國家重大工程、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興領域、工程設計服務等領域的杰出人才和科技成果。
中國科學院吳宏鑫院士、中國工程院楊裕生院士出席活動并與杰出工程師現場互動。80余位央企(院)負責同志以及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人才局、昌平區、“三城一區”管委會有關領導參加。
“杰出工程師巡禮”和“首都科技盛典”活動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自2009年舉辦以來,通過表彰優秀科技人物,向全社會展示了中央在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取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尖端突破和創新應用,引導在京央企(院)凝聚優秀人才,深度參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前已成為北京科技協作中心服務央企創新和軍民融合創新,推動央企(院)深度參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有效平臺。
改革開放40余年來,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捷報頻傳,重大領域杰出工程師們做出重要貢獻。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以10名杰出工程師和1名青年杰出工程師為代表的獲獎者在推動實現科技強國新征程中同樣業績矚目。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502所深空探測自主控制領域主任研究師李驥,作為我國月球和深空探測自主控制技術團隊的核心成員,攻克多項關鍵技術并成功應用于嫦娥系列無人月球探測器研制,為我國深空探測事業和探月工程發展做出突出貢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容易,在運載火箭研制一線為載人航天工程交會對接和空間實驗室所有六次任務圓滿成功貢獻力量。北京北方華創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射頻工程中心總經理陳鵬,帶領團隊成功研發射頻等離子系統,首次突破國際企業壟斷,實現高端半導體制造裝備國產化。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博士,致力于解決我國缺水和污水問題,創新研發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徹底改變百年來全世界治水的理念,填補行業技術標準空白,成為水環境治理行業領跑者。
作為20多年的環保老兵,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在接受主持人采訪表示,環境治理有巨大的需求,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強烈,非常珍惜當下難得的歷史的機遇。隨著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水越來越少,城市的土地越來越貴,如何改變收集方式,設計建設,把城市的污水廠變成城市的水資源中心、能源中心、公共服務中心是長期努力研究的方向。
我國是一個缺水缺地的國家,人均淡水資源和土地資源僅為世界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再加上分布時空不均勻,使有些地區和城市更加缺水,水資源已成為城市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剛性約束。為不讓一滴污水浪費,侯鋒博士帶領團隊歷時15年的研究,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布式下沉再生水生態系統2020底被國家五部委評為綠色基礎設施升級八大技術之一,牽頭制定的國家首部地下廠雙標準也于2020年和2021年正式實施。
歷時三年,亞洲開發銀行累計為中國水環境集團提供了4.5億美元金融支持,并評價:“中國水環境集團系統技術將引領中國乃至世界水環境治理未來發展方向。亞行愿與中國水環境集團共同助力全球生態安全和水環境改善。”中國水環境集團在全國20個省市的項目,每年為城市提供4億立方的再生水,將污水轉化為城市第二水源。
本屆盛典頒獎活動展示了首都一線工程技術人員的創新成就,講述了他們在攻克關鍵技術、推動成果應用中的動人事跡,描繪了京華大地上的杰出工程師始終以國家需要為奮斗目標用科技力量為社會創造價值的生動畫卷,對激發國家技術創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行業技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