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開好這次座談會,13日下午,習近平在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和代省長王凱陪同下,深入南陽市淅川縣的水利設施、移民新村等,實地了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管理運行和庫區移民安置等情況。
習近平首先來到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實地察看引水閘運行情況,隨后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庫,聽取有關情況匯報,并察看現場取水水樣。習近平強調,南水北調工程是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從守護生命線的政治高度,切實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吃水不忘挖井人,要繼續加大對庫區的支持幫扶。要建立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嚴格用水總量控制,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大力推進農業、工業、城鎮等領域節水。要把水源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劃出硬杠杠,堅定不移做好各項工作,守好這一庫碧水。
位于渠首附近的九重鎮鄒莊村共有175戶750人,2011年6月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搬遷到這里。習近平走進利用南水北調移民村產業發展資金建立起來的丹江綠色果蔬園基地,實地察看獼猴桃長勢,詳細了解移民就業、增收情況。聽說全村300余人從事果蔬產業,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習近平十分高興。他強調,要繼續做好移民安置后續幫扶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種田務農、外出務工、發展新業態一起抓,多措并舉暢通增收渠道,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隨后,習近平步行察看村容村貌,并到移民戶鄒新曾家中看望,同一家三代圍坐在一起聊家常。鄒新曾告訴總書記,搬到這里后,除了種莊稼,還在村鎮就近打工,住房、醫療、小孩上學也都有保障。習近平指出,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和黨員干部的作用,落實好“四議兩公開”,完善村級治理,團結帶領群眾向著共同富裕目標穩步前行。離開村子時,村民們來到路旁同總書記道別。習近平向為南水北調工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建設者和運行管理人員,向為“一泓清水北上”作出無私奉獻的移民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他祝愿鄉親們日子越來越興旺,芝麻開花節節高。
習近平十分關心夏糧生產情況,在赴渠首考察途中臨時下車,走進一處麥田察看小麥長勢。看到豐收在望,習近平指出,夏糧豐收了,全年經濟就托底了。保證糧食安全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從培育好種子做起,加強良種技術攻關,靠中國種子來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12日,習近平還在南陽市就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調研。他首先來到東漢醫學家張仲景的墓祠紀念地醫圣祠,了解張仲景生平和對中醫藥發展的貢獻,了解中醫藥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的作用,以及中醫藥傳承創新情況。他強調,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要做好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積極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推動傳統中醫藥和現代科學相結合、相促進,推動中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健康服務。
離開醫圣祠,習近平來到南陽月季博覽園,聽取當地月季產業發展和帶動群眾增收情況介紹,乘車察看博覽園風貌。游客們紛紛向總書記問好。習近平指出,地方特色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優勢資源,加強地方優質品種保護,推進產學研有機結合,統籌做好產業、科技、文化這篇大文章。
隨后,習近平來到南陽藥益寶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察看生產車間和產品展示,同企業經營者和員工親切交流。習近平強調,艾草是寶貴的中藥材,發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決就業。我們一方面要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另一方面也要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把就業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
丁薛祥、胡春華、何立峰等陪同考察并出席座談會,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有關省市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