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污水資源化現場會開到了碧水源——膜技術是實現污水資源化的核心技術
5月14日,全國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現場會在古城西安舉行。會議期間,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水利部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等單位的120余位領導專家,參觀考察了由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投資建設運行的污水高質量資源化利用典型工程——西安市經開草灘污水處理廠,及西安市再生水還河利用項目——西安湖。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蘇偉主持現場會,陜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梁桂出席。
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在現場介紹了我國先進的污水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草灘污水處理廠的膜技術應用總體情況。與會專家領導通過現場調研對碧水源膜技術給予了充分肯定,大家紛紛表示,百聞不如一見,膜技術是實現污水資源化的核心技術,碧水源自主創新研發的膜技術可將城鎮污水處理至地表水Ⅲ類標準以上,技術先進、經濟可行,運行效果好。
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正在向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蘇偉(左)一行介紹污水資源化的核心技術
文劍平表示,污水資源化對我國意義重大,既能解決水環境污染問題,又能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一把鑰匙打開了兩把鎖。對缺水地區來說,污水就是第二水源。多年來,碧水源踐行“承擔社會責任,建設生態文明”的企業宗旨,以膜技術為核心提供污水資源化利用的綜合解決方案,是污水資源化領域的領跑者。自主創新研發的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和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分別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MBR膜生物反應器技術可將城鎮污水穩定提升到地表水Ⅳ類。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可對污水進行超凈化處理,將城鎮污水處理至地表水Ⅲ類標準以上,成為潔凈的高品質再生水源。膜技術用于污水資源化利用,已在全國各地建成多個成功案例,服務于國家污水資源化戰略。
西安市經開草灘污水處理廠是西北地區首座大型MBR膜技術應用工程,也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污水資源化項目之一。該廠日污水處理能力20萬噸,出水主要指標優于地表水Ⅳ類標準。截至目前,已穩定通水運營5年,累計產出再生水約1.6億噸,相當于15個西湖的蓄水量。該廠從實際作用上看,就是一座中大型水庫。出水主要作為西安湖的水源、市政用水、生態綠化等,實現了污水高質量資源化利用。
該項目實現了“污水污泥協同共治”。在處理污水的同時,每年產生約3.6萬噸污泥,進行處置后可實現污水污泥協同共治,將污泥中產生的沼氣燃燒發電,為全廠設備提供電力,同時污泥脫水變為營養土回用林地,最終實現污泥資源化處置。而其產生的高濃度廢水在經過相關技術進行預處理,達到納管標準后排入草灘污水廠進行處理,最終產生高品質再生水,亦排放至西安湖,形成生態補水。
此次現場會的另一個重要考察點——西安湖,是草灘污水處理廠的一個成功再生水還河利用項目。西安湖是西安市最大的再生水景觀湖泊,其唯一水源來自草灘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污水資源化利用極大地促進了區域內河湖水生態系統的構建,改善了生態環境,被譽為“化污水為清流,注湖泊而生景美”的水生態修復典范工程。
據悉,國家發改委召開此次現場會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國家發改委等10部委2021年1月出臺的《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交流先進經驗做法,實地調研先進案例,推廣先進技術工藝和運維模式,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