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4月1日,在2021年(第十九屆)水業戰略論壇上舉行了“2020年度(第十八屆)水業企業評選”頒獎典禮,中建環能在“水生態修復細分市場”脫穎而出,榮獲2020年度“水生態修復年度標桿”獎。
本次評選歷時3個多月,吸引了數百家企業參與,歷經企業申報、網絡點贊、評審團綜合評估等多個環節,網絡總訪問量達數百萬人次,廣受業界關注。
中建環能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建筑集團旗下的環保上市企業,創立30年來,始終致力于提供先進的環保技術與裝備。
面對變化的環境產業,中建環能持續加強自主技術產品的研發創新,加快核心部件自主化生產,以解決實際的環境問題為出發點,以探索創新為驅動高質量發展路徑。
為了解決實際的環境問題,中建環能以自有技術產品為依托,構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和產品集成服務包來解決不同場景下的水環境問題。在解決初期雨水超量和污染的問題中,中建環能自主知識產權的幾項技術產品就派上了用場,如雨水截蓄系統、超磁分離設備、磁介質混凝沉淀設備等。不僅能將初期雨水變得清澈、干凈后排入河道,也能夠緩解超量雨水引發的城市內澇災害,為城市雨水處理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在江蘇、安徽、廣東、山東、陜西、湖北等地成功實施。
典型案例
01廣東中山白石涌渠道截流井工程
主體工藝:RID智能截流井
該工程對應暗渠排口所在區域雨污混接嚴重,且處于老城區,雨污分流難以實施,旱季污水和混合雨污水直接排河。根據暗渠走向和周邊管線,綜合確定最佳截流位置,截流井內設置截流設備和調流設備。旱季截流污水,雨季截流初期雨水和混合雨污水,就近接入污水管道,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改善白石涌水質。降雨中后期的干凈雨水通過溢流進入白石涌,同時在河道水位較高時可防止河水倒灌。
02江蘇南京調蓄池水質凈化站
處理規模:2000m3/d
主體工藝:MagBR-MBBR + 氣浮
“花園式”全地下水質凈化站
水質凈化站位于地下負一層(已建調蓄池上部設備間),實現全地下污水處理過程。地面為公園式布局,采用升降梯優化設計,場地簡潔美觀,集生態保護和市民休閑于一體。
設計引領實現“有限空間”高標準出水
水質凈化空間最高4.1米,最低3.4米,比常規水質凈化空間高度減小一半以上,出水達到地表V類水標準。主體設備采用8mm厚304不銹鋼,高強度高防腐。
03安徽合肥南淝河初期雨水截留調蓄工程
調蓄容積:45,000m3
處理規模:15,000m3/d
主體工藝:智能截流井+雨水調蓄池+雨污處理站
項目位于合肥市南淝河瑤海區段,將新建沿河截流調蓄管、雨水調蓄池和雨污處理站等設施,調蓄容積4.5萬m3,雨污處理站處理能力1.5萬m3/d。調蓄池采用地下式結構,地面將新建公園綠化景觀及休閑設施。該項目預計2021年9月完工,屆時將有效控制南淝河干流初期雨水污染,改善南淝河水質。
04陜西西安小寨區域海綿城市PPP項目
調蓄容積:98,000m3
主體工藝:雨水調蓄池(進水控制設備+攔渣設備+沖洗設備)
西安小寨區域建設2座雨水調蓄池,調蓄容積共9.8萬m3,可實現削減徑流峰值,解決城市內澇的目的,同時有效控制小寨區域初期雨水污染,改善區域水體水質。項目采用中建環能雨水截蓄設備,其中地下調蓄池設置進水控制設備,控制雨水進入調蓄池;設置攔渣設備攔截雨水中懸浮物;地下調蓄池內設置沖洗設備進行底部沉積物沖洗等。
中建環能堅持以“厚德創新、品質保障”的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技術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通過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技術產品集成供應、裝備制造品質保障、運營場站精細運營等手段,努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