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微信公號通報,針對媒體報道的《一環評工程師4個月編制1541本報告表》,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高度重視,立即督促指導相關市縣生態環境部門對涉事環評單位和環評工程師啟動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涉事環評單位為山東錦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涉事環評工程師為靳海燕。
在今年2月2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針對該事件表示,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環評文件質量問題,堅決打擊環評文件弄虛作假和粗制濫造行為。
該事件于近期再次引起了行業內對環評的關注。今天就來和大家講一講“環評專家王忠”的故事,挖一挖虛假環評背后的那些事。
相關閱讀
1
加入省環評專家庫的王忠志得意滿,左右逢源,一般環保公司的業務也是扶搖直上,營收快要追平我慘淡經營六七年的現莊環科院公司了。
身價大漲的王忠覺得,以前自己在現莊環科院公司當技術主管真是low爆了,還傻了吧唧地去鉆研導則、規范,哼,在資本和金錢面前,技術是多么不值一提。
他覺得,那些花費大量時間討論某種材料發泡有沒有化合反應的,簡直是浪費人生。
王忠現在整天關注和琢磨的,是如何擴大經營,網羅人才,讓公司掙更多的錢。至于生態環境部或省廳又發了什么新的法規文件,他只讓張揚告訴一下自己,不會再費心研讀了。
而對于哪里有復核,誰被通報批評甚至扣分,行業內有什么熱門吐槽評論,他壓根兒沒半點興趣去看,毫無意義。他清退了全部的行業技術交流微信群,甚至已取關了行業最有影響力的公眾號-環評互聯網,最有深度的公眾號-清合。
除了請他做專家或給他介紹業務,其它的事兒,根本找不到他。
2
在王忠眼中,在這行業混沌、亂象迭出的世道,兢兢業業、按部就班、謹小慎微地搞環保(評)是傻子的行徑。肆無忌憚、怙惡不悛、橫搶硬奪地搶市場才是經營王道。他經營一般環保公司,有兩大秘訣,一是把環評工程師的價值壓榨到極致,二是把公司的業務擴大到極致。
具體來說,第一大秘訣是把公司所有的環評工程師分而用之,有幾個工程師就注冊幾個公司,公司名還成系列,如錦華環保、錦秀環保、錦中環保、秀中環保等等。
他先用其中一個公司及其對應的環評師瘋狂攬業務,到處賣簽名和公章,把能賺的錢先收入囊中,一旦東窗事發,被扣分或禁業,則注銷之,換一個公司,換一個人循環再搞。
當然,他在平臺或各地主管部門留的都是虛假聯系人和電話,讓省廳都找不到他們,每當主管部門無可奈何地在官網公示處罰告知書說等同送達時,他就躲在電腦屏幕前偷偷地笑。
對于不幸被重點關注或禁業的環評師,王忠會讓他有個最低保障,除了發放一定比例的補償金,還可以讓他回到一般環保公司這個大本營,從事環評以外的咨詢業務,比如風險應急預案、土地場地調查、環境保護驗收等等。
這就牽扯出了他的第二大秘訣:開疆拓土,瘋狂擴大業務范疇。
3
憑借著當專家及被人邀請講課的資歷,如今的王忠在不同場合推介自己、自我營銷的機會還是很多的,他到處留下聯系方式及自己的頭銜,打造出一種平易近人的行業精英人設。
在他的名片里,但凡跟環保甚至安全相關的咨詢、設計、工程業務,沒有一項是他不能做的,有時即使短時間內做不了,他也要傍個環保國企或事業單位,拉個專業伙伴一起合作,并讓手下人在過程中偷師學藝、積攢模板。
當他的業務種類多到一張名片裝不下,他就會讓人設計不同的名片,針對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對象分別派發,比如以下兩種是他曾經參考使用過的名片。
他以一般環保公司的名義去打開市場,將拉回來的業務分為環評和非環評兩大類,環評類則用錦華、錦秀類的臨時公司去承接和消化,表面上與一般環保公司毫無瓜葛;非環評則用一般環保公司這個金字招牌去承接,累積業績和信用資產。
一般環保和錦秀中華類的兩大公司陣營,讓王忠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在做婊子的同時又立了牌坊,美不可言。
他在倒騰公司注冊、人員登記、業務分配諸如此類的事情上樂此不疲,賺得盆滿缽滿,感覺給那些自詡環評貴族的老牌機構和醉心于環評技術的清高人士,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4
有時張揚會私下提醒王忠,在信用平臺的數據時代,明顯超過一個環評工作負荷的環評報告編制數量,很容易引起別人的猜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要有所收斂。
前有綠網環保舉報了山東錦華環保的靳海燕,說他幾個月時間編制63本報告書和1541表報告表,負責項目數量一騎絕塵,是最勤勞的環評師,全國無出其右者。此事引發主流了主媒體澎湃新聞的關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也做了回應,要“反對環評形式主義”“打擊弄虛作假和粗制濫造”。
王忠不以為意,跟張揚說,這只是主管部門面對輿論表個態而已,只會嚇死膽小的,對環評商人不會有實質的影響。畢竟從環評法取消資質開始,管理部門對這種現象早就心中有底了,經這么多年的實踐,也該習以為常,環評行業現狀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難道還要等到今天,一個綠網去指出那是皇帝的新衣。
編輯:趙利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