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再次被約談后,臨沂市逐步強化環保監管力度。2020年,臨沂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了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正面清單將納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對正面清單前五類企業,在清單實行期間被“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到的,可免于現場執法檢查。對正面清單第六類企業,在清單實行期間,可將其作為“雙隨機、一公開”一般監管對象實施監管,減少抽查頻次。對未納入清單的企業,嚴格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開展日常執法工作。
企查查顯示,近三年來,臨沂共成立了650多家環保企業,占全市環保企業總數量的81.35%,可見,臨沂在多次被國家環保部等相關部門約談后,近年來加大了對環保問題的整治,同時對環保產業也加以了足夠的重視。
此外,根據企查查了解到,和上述其他地區類似,整體上來看,臨沂環保企業也大多數為中小企業,注冊資金在100-500萬區間段最多,共272家,具體分布情況,如圖11。
圖11:截至2020年12月31日,臨沂環保企業注冊資金分布
淄博
據企查查顯示,淄博環保企業注冊資金在100-500萬區間段最多,共213家,具體分布情況,如圖12。
圖12:截至2020年12月31日,淄博環保企業注冊資金分布
淄博作為一個工業發展超過百年的老工業城市,生態環保工作處于不進則退的關鍵期。
近年來,淄博市圍繞治污攻堅做出了一系列工作,但由于產業、能源、交通結構等因素,以及管理體制不夠健全等,從全省、全國中的位次來看,淄博市環境治理仍處于末位梯隊。
在這一現狀下,2019年,淄博市在全省創新性地提出了“全員環保”的理念。
同時,淄博市正式出臺《中共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全員環保”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專門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掛帥指揮的生態環境委員會,下設12個領域的專業委員會。
此外,2020年7月4日,淄博市生態環境發展基金正式成立,這也是省首支生態環境發展基金?;鹩勺筒┦姓_定的引導基金管理機構淄博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與重慶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基金規模10億元,首期雙方出資為1億元。
從四方面發力環保
培育百家環保龍頭企業
近年來,山東省按照國家部署指示,積極跟進節能環保產業配套政策,加快培育節能環保骨干龍頭企業,不斷培育產業新動能,大力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山東節能環保產業取得較快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山東省著重打造了200家節能環保示范企業、32家節能環保產業基地、10家節能環保產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5家節能環保產業示范縣(市、區)和2個國家級《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企業,發揮以點促面示范作用,引領產業集群發展。
另外,在前文提到的《措施》中,山東省還表示,今年底前,選樹100家技術領先、管理先進、信譽度佳的環保龍頭骨干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研發、供需對接、品牌建設、綠色金融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建立環保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加大上市推動力度。支持各市建設綜合性環保產業集團,鼓勵全國性環保公司在山東設立總部基地或子公司。
打造公共服務平臺
近年來,山東省重點打造了熱電節能環保服務平臺、污染治理設施運行公共服務平臺等10家示范平臺,全力提升產業公共服務質量與水平。2017年,10家平臺共為2萬家企業提供信息查詢、技術研發、質量檢測等服務4.5萬余次。
同時,由于環保產業收益低、周期長,在現行融資機制下,節能環保企業亟須專門的資金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2017年10月底,由200多家企業組成的山東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聯盟成立。這標志著山東省內的節能環保產業已經形成規模,并尋求抱團發展。
山東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聯盟集聚全省節能環保骨干企業400余家,領域專家近300人,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
除了金融支持,產業聯盟的成立還有利于加強整個產業的話語權,以及在這一產業快速發展的時期,通過聯盟的形式約束企業形成行業自律,避免低價惡意競。
此外,山東省還計劃在濟南、青島、淄博市建設環保產業集群,在其他市建設一批環保產業園區,2022年底前,力爭打造3-5家特色園區。
大力培育專業人才
產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山東由于是環保大省,需要的環保專業技術人才較多,環保方面人才一直處于比較緊缺的狀態。
據齊魯人才網統計顯示,截至到2017年7月,山東省內共有342家環保類企業在齊魯人才網發布招聘簡章,共發布招聘崗位9210個,而目前僅有2910位相關專業求職者投遞簡歷,人才供求關系比例高達1:3(簡歷數量/崗位數量)。同時,山東省大多數環保類崗位競爭指數都低于山東省平均值,維持在10以下,從事環保類行業就業難度相對較低。
“可以說,對于山東省來說,環保類人才還是比較緊缺的。目前,隨著國家對環保事業的愈發重視,環境監測,水處理,廢物處理等崗位都急需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鄙綎|省內一家從事環保行業的企業HR李先生曾對齊魯人才網這樣表示。
在這種情況下,山東省一直非常注重環保人才的培育。今年山東省更是提出,在大力實施人才引進工程的同時實行人才培優計劃,每兩年評選10位環保產業領軍人物、20個環保產業創新創業團隊、100名環保產業優秀人才,今年底前編制完成環保產業高端人才地圖。加強產業智庫建設,6月底前建立省級生態環境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生態環境專家庫和環保人才庫;明年底前,建立2-3家環保產業研究機構。
積極推進和國外企業合作
近年來,山東還一直積極與外國企業,例如韓國等合作交流。
山東與韓國的環保事務合作起步較早。2005年,山東省政府與韓國環境部共同成立魯韓環保事務合作委員會,雙方政府與企業的環保技術合作就此展開。隨著魯韓環保合作機制的建立,企業間的合作日漸密切,雙方在環保技術領域的合作交流也在逐步深入。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