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浙江省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2020年12月15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督察報告。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督察組于2021年2月4日向浙江省委、省政府進行反饋。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反饋會采取視頻方式,由浙江省省長鄭柵潔主持,督察組組長耿惠昌通報督察報告,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作表態發言。翟青副組長,督察組有關人員,浙江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有關部門和各地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督察認為,浙江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自覺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于戰略謀劃、政策制定、任務部署、工作推進等各方面,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和成效。
浙江省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八八戰略”,堅決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連續15年扎實開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并于2018年獲得聯合國“地球衛士獎”;徹底推動杭州千島湖臨湖地帶綜合整治,拆除違建項目38萬平方米,對217個項目實施綜合整治,基本實現“還湖于民”。2019年,成功舉辦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優化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用地結構,推進清新空氣示范區建設;深化“五水共治”,累計建成“污水零直排區”2000多個、美麗河湖200多條;推進凈土行動,提供“凈地”150多萬平方米;開展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危廢處置能力達1013萬噸/年;部署開展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森林覆蓋率達到61.2%。2017年以來,在國家大氣和水污染防治考核中持續保持優秀,環境空氣質量在長三角區域率先實現全省達標,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斷面,省控斷面Ⅲ類以上水質占比從2017年的82.8%上升到2019年的91.4%。
取消對麗水、衢州兩市和26個山區縣(市)GDP考核,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單次最高獎勵額度達50萬元;推行綠色發展財政制度,2018年和2019年共兌現239億元;累計投入900多億元開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統籌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傳統制造業畝均增加值從80多萬元提高到100萬元;持續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0%以上。2019年,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特征的“三新”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總量25%以上。
浙江省高度重視此次督察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解決一批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截至2021年1月底,督察組交辦的4641件群眾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其中責令整改4240家;立案處罰1617家,罰款金額16207.95萬元;立案偵查40件,拘留68人,約談661人,問責54人。
督察指出,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顯著進展和成效,但對標中央要求和人民期待,仍然存在差距和短板,一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工作推進落實不夠。
浙江省一些地方和部門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不夠有力。紹興市新昌縣欽寸水庫于2015年6月被劃定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后,對于擬在水庫庫心附近半島建設的梅溪湖民俗文化農業產業園區項目,新昌縣不僅未統籌協調另行選址,反而簡單調減保護區后繼續建設。直到督察組指出該問題后,新昌縣才按照有關規定對水源保護區進行優化調整。杭州市區田園地塊開發建設指揮部違反規劃要求,2014年起陸續在杭州半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建設雷迪森湖山酒店、杭州上海世外中學等項目。為使其合規,拱墅區半山森林公園管理處于2018年10月申請將上述項目整體移出森林公園規劃范圍,并將公園總面積調減250.1公頃。平水江水庫、賦石水庫等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也存在違規建設項目。
一些地方和部門嚴格要求不夠。衢州巨化清泰污水處理廠總氮長期超標排放。對此,衢州市生態環境局放松監管要求,甚至于2017年6月通過調整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的方式規避總氮控制要求。麗水市松陽縣和龍泉市對不銹鋼行業也存在類似放松總氮排放監管問題。杭州蕭山區聞堰街道龍山河截污納管工程只鋪設少量污水干管,為通過驗收自2017年10月起一直從錢塘江引水至河道沖污,地方治水辦竟同意其通過驗收。
一些地方和部門攻堅克難不夠,一些重難點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臺州仙居縣現代醫化園區企業長期偷排滲排,多次被媒體曝光,仙居縣不想辦法徹底解決問題,反而在河床堆積砂石并覆土種植蘆葦掩蓋污染。寧波余姚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小曹娥電鍍園污染整治流于形式,園區部分企業仍通過雨水管偷排電鍍廢水或污泥。溫州市電鍍和制革、臺州椒江區船舶修造等特色行業污染頻發,存在“反復治”“治反復”問題。原省國土資源廳以制定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未征詢其意見為由,兩年多未推進落實關閉廢棄礦山生態治理任務,直到2016年10月才開始部署,并擅自縮減治理范圍;應于2018年底前完成的531個重點治理礦山,至督察時仍有164個未完成,其中33個尚未開工。
一些地方和部門面對整改難度大的問題,缺乏持之以恒的決心。第一輪督察群眾反映強烈的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臭氣擾民問題解決不力,再次被反復投訴。常山縣化工園區管委會僅靠園區原雨水管網建設應急截流井來收集滲漏污水,不僅未收集到位,還將污水偷排常山江。麗水經開區管委會對水閣園區污水管網塌陷破損修復不到位,大量污水直排龍石溪,最終匯入甌江。第一輪督察指出的新福鈦白粉廠露天堆放大量紅石膏問題不僅沒有解決,該廠另地又累計新增堆放紅石膏60余萬噸。
二是生態環境保護還存在明顯短板。
固體廢物歷史遺留問題整治不徹底,新的違規傾倒問題仍在發生。余姚市未將小曹娥工業區垃圾堆場納入排查整治,大量滲濾液積存堆場內,散發刺激性氣味,污染問題十分突出;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對偉龍化學工業公司原鋼渣堆存區域清理不徹底;龍港市政府至今未完成新城圍墾區生活垃圾堆存整治。寧波、臺州等地部分區縣政府和城管、住建等部門對固體廢物處置監管不嚴,違法傾倒時有發生。寧波象山水桶岙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置能力不足,2017年至今累計向市政管網超標排放滲濾液75萬噸。湖州松鼠嶺和長興應急垃圾填埋場,以及金華十八里垃圾填埋場等不同程度存在生態環境問題。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