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支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堅持“兩個緊盯”,強化重點地區醫療廢物、醫療廢水處理處置監管服務,全力支持湖北武漢等地抗擊疫情。實施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秩序加快恢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印發《關于嚴懲弄虛作假提高環評質量的意見》,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三是突出“三個治污”,高質量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推進細顆粒物(PM2.5)與臭氧(O3)協同控制,開展夏季O3污染防治監督幫扶,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碧水保衛戰取得重要進展,深入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地級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8.2%,長江流域、渤海入海河流劣V類國控斷面全部消劣,長江干流歷史性地實現全Ⅱ類水體。穩步推進凈土保衛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3%以上,“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圓滿完成2020年年底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洋垃圾”被徹底擋在國門之外。大力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加強生態保護監管體系建設,建立自然保護地監管制度,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和生態文明示范建設。
四是切實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確保生態環境安全。生態環境部調度處置各類環境應急事故157起,督辦并處置34起重大及敏感突發環境事件。高效運轉國家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建立全國核電廠經驗反饋體系并有效運轉,加快推動歷史遺留核設施退役治理工作,核與輻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五是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初步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基本完成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完善生態環境法治建設,積極配合制定長江保護法、生物安全法,完成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工作。加強依法依規監管,完成黃河流域試點地區排污口排查,開展執法檢查58.74萬家次,全面實施舉報獎勵制度,組織開展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確保監測數據“真準全”,在重點地區部署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監測,持續推進全國環境監測數據聯網共享。加強新聞輿論宣傳引導,舉辦2020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會、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持續推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果斷回擊美抹黑我生態環保工作,建立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機制,組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繼續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啟動中非環境合作中心,鞏固全球核安全合作成果。扎實推進基礎能力建設,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圓滿完成,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正式揭牌成立,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圓滿收官,深入推進水專項和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聯合研究,初步構建“一張圖”大數據信息系統。
六是持續改進作風,構建與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適應的鐵軍隊伍。堅決落實中央巡視整改。加大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貫徹執行和督促檢查力度。制定實施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舉措。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月活動,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努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會議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繼續取得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均圓滿超額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高質量完成,為“十四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探索積累了成功做法和寶貴經驗,主要體現為“六個必須”: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切實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待就是努力方向,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路徑。必須堅持推動形成大環保工作格局,推動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必須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持續完善法律法規和制度體系,強化制度執行。必須強化作風和能力建設,著力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
會議要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把握好“五個堅持”的總體思路,即堅持新發展理念,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堅持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完善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制度體系。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推動重點領域工作取得新突破。
會議強調,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系統觀念,更好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起好步、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會議確定,2021年要抓好以下重點任務。
一是系統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編制實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重點領域專項規劃,推動編制建設美麗中國長期規劃。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關環保工作。推進環評審批和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制度化。加快“三線一單”落地應用。推進固定污染源“一證式”監管。支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二是編制實施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加快建立支撐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的項目庫,加快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深化低碳省市試點,強化地方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研究編制《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取得積極成果,扎實推進氣候變化南南合作。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