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題目后,我不得不喝一口水,平復一下激動的心情。
雖然這件事跟我一點關系沒有,但我卻平白生出一種見證歷史的感覺。
2021年1月1日早晨,在這元旦休假的快樂日子里,我隨意刷了一下朋友圈,一眼就看到萬德咨詢總經理汪海先生轉發的一條消息:深圳環境水務集團收購威立雅水務、通用首創持有的深圳水務集團45%股權項目簽約。
我啪的一下就點進去看,很快的。簽約時間是2020年12月31日。
看完我把消息轉發到了兩個群,無人問津,大家都很冷漠,讓我有點“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的感覺。
幾天過去了,朋友圈里轉的還是那條深圳特區報的新聞。我想那就自己寫寫吧,哪怕大家都不在乎。
01 前因
這個故事里有三個主角:深圳水務集團,首創股份,威立雅。它們都是環境、水務行業里的大佬,很多年前就都是富貴人家。
2003年12月22日,三家聯合搞了個大新聞。
當天,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國有股權交易在深圳簽約。法國威立雅水務、首創威水共同出資33.1億元人民幣,分別持有增資擴股后深水集團5%和40%的股權,深圳市投資管理公司持有55%股權。這是截止那時我國水務市場最大的投資案例,轟動一時,被議論多時。
這個簽約,也代表著深圳市首批試點的5家大型國企的股權國際招標招募改革順利完成。
首創威水投資有限公司(后改名為通用首創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是首創股份與法國威力雅水務公司合資成立的水務投資公司,是國內首家外商投資水務公司,成立于2003年年中。在深圳之前,首創和威立雅還共同投資了陜西寶雞供水項目。首創威水投資29.4億元人民幣于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并擁有其40%股權,威立雅則以3.7億人民幣擁有5%股權。
根據中國建設報當年報道,深圳市水務集團在國內水務行業處于領先地位,股份轉讓前凈資產近60億元,擁有5座自來水廠、4座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和污水處理能力分別達167萬噸/日和108萬噸/日,年實際供水約5億噸,污水處理量約3億噸。
深水集團官網當前顯示,該公司成立于1981年6月,主要經營供排水、水務投資、水務產業鏈、污泥及廢水處理和河流生態修復等業務。截至2019年底,深水集團的日供水能力為980.43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397.04萬噸,承擔著深圳市99.86%的供水業務和50.29%的污水處理業務。
17年的發展看著還不錯,但對比行業整體,它似乎還錯過了些什么。
深水集團為什么要改制招商呢?看一下親歷者的答案。
汪海先生時任深圳水務集團董事會秘書并擔任集團招商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全程參與了集團的改制招商工作。
在其2014年發表的文章《汪海:深水集團招商合資的故事》中,汪海寫道:就我的了解,當初選擇進行國際招標改革的企業,多數還要由市領導對經營層做勸導工作。但水務集團入選五家國際招標企業,完全是集團經營班子主動要求的結果。
集團領導之所以主動要求進行產權改革,原因有二。
一是當時我國水務市場剛剛興起了合資合作的浪潮,以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轉讓50%股權引入威望迪水務(即后來的威立雅水務)為標志,預示著水務市場商業投資時代已經開啟,深水集團作為當時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業內領先的企業,完全可能也迫切需要由此實現跨區域水務投資的突破,集團自身的產權改革可以為下一步跨區域水務投資提供經驗、借鑒和機制保障。
二是集團在國有獨資的產權結構和嚴格的價格管制下,外部的政企不分和行政干預,內部的激勵和約束不足,越來越成為企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而產權主體多元化被認為是破解體制難題的根本手段。
當年報道稱:此項合作可謂強強聯合的典型案例,合作各方均將從中受益。威立雅水務公司總裁安東尼·弗萊羅認為,與上海浦東項目相比,此項合作更有利于其借力開拓中國市場。首創集團總經理、首創威水董事長劉曉光認為,合作有利于建設世界一流的水務運營商。深圳水務集團董事長黃傳奇表示,此次合作有利于改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升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
歷史進程表明,這次合作,沒有三方想象中那么美好。2003年協議的合同期限是30年,到期后還可以延長20年。如今17年就分手了?!叭松糁蝗绯跻?,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p> 02 聽濤里聽緣由
去年E20的視頻節目《聽濤》中,有一期《傳統水務集團改革,如何避免沒取到真經還被戴上緊箍兒》講到了此次合作,傅老師在節目中談到了深水曾經的領袖地位,以及如今發展中面臨的一絲尷尬。
2003年是深水發展分水嶺,標志性事件就是首創和威立雅的進入。
當年在市政府領導之下,要引入外資。國際500強企業威立雅協同首創股份一起成為45%的股東,深水成了一個中外合資的公司。
實際上,這樣的改革在傳統公司發展的路徑上,從不同角度看,有利有弊。
在威立雅和首創看來,它是它們投資的一個項目,但深圳水務、深圳市的本意是引入國際500強的先進經驗和資金,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增長。政府的預期和企業的預期,團隊的預期跟股東的預期都不一樣。
股東有兩方,一方是深圳國資委,一方是威立雅和首創,兩方股東意愿,和深圳水務管理團隊的意愿,并不一致。
對深圳市來說,希望這個公司做好、做優深圳市的水務服務,支持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核心特區的快速增長。對威立雅和首創來說,希望它是一個盈利主體,是特許經營項目的一個嘗試。他們認為:投資了項目就要拿到回報。其實這個項目的投資來自國開行的融資。17年了,融資成本一直高于深圳水務實際的資產收益率。對威立雅和首創來說,十幾年來,這是一個虧損的投資項目。
對于深水來說,它本身是有夢想有情懷的公司,本身就想成為中國的威立雅,成為中國水務公司的龍頭。2005年開始組建自己的投資公司,就是在深圳水務之下成立了深圳水務投資公司(這個公司2020年4月17日更名為深圳市環水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個公司憑借深圳水務強大的人才和很高的注冊資金,有很高的戰略定位,參與了其他城市的市場化改革,參與了很多項目的投資。
但實際上,這個投資公司的股東是深圳水務集團,深圳水務集團的股東是威立雅和首創,當然還有國資委。而深圳水務投資(公司)的投資行為,跟它的母公司的母公司的商業模式是一種競爭關系。這種競爭關系一定程度上給深圳水務的異地投資帶上了一個很強的緊箍咒,這個緊箍咒一直套在深圳水務的頭上,讓深圳水務始終不能放開手腳發展。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