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既可以限制以低效用水的生產方式擴大產量的行為,也可以起到鼓勵企業向節水效率高的生產方式轉型的作用;有些省市還明確的提出將會從加價費用的收入中抽取一定比例用于獎勵節水有效的單位。
巧思3:主動關聯地方發展規劃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對于居民用水已經采取了階梯水價的方式收費,從各地近些年來的執行結果可以看出,這樣的價費模式能夠在滿足居民生存基本需求的情況下有效促進居民自發的節水行為。各地的經濟發展帶動了城市發展,用于生產制造等活動的用水在我國各類用水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未來各地的經濟發展也必然離不開水資源的支持。因此,對于非居民用水實施超定額累進加價管理一方面是為了更有效地節約水資源,另一方面是為了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甚至可以說非居民超定額累進價及制度將會影響到一個城市未來經濟發展方向和產業結構的搭建。
恰逢“十四五”規劃的編制期,各地政府和在制定經濟發展目標和資源配置的規劃時必然需要參考以往與水資源相關的數據、管理制度等各項國家政策。國家政策中反復強調的“以水定城、以水定產”的思想也將對各地發展規劃的制定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供水企業是供水服務的提供方,也是價格政策的執行者。在政策落地的過程中,供水企業有更多的機會發現政策執行中的難點和不合理之處,從而能夠為政策的優化調整提供參考。
從當前情況來看,有少部分地區的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中對檔位、加價費率、計量周期等的設置與全國普遍情況差異較大;同時,在資金用途,收費主體等方面也出現了地方政策與發改價格〔2017〕1792 號文件中的要求有沖突的情況。如果沒有以往的經驗,政策中這些不合理的地方可能需要執行過一段時間后才能夠反映出來,政策推進也可能受此影響。因此,有不少地區的政策鼓勵供水企業參與到超定額累進加價管理制度制定的前期工作中。
這樣的方式能夠很好地避免政策制定脫離實際,導致推進計劃受到影響。在制定超定額累進加價管理制度時,供水企業與當地水行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可以預先對“如何設定超定額累進加價收費的制度才能避免過于嚴苛以至于影響正常的生產用水?”“與國家文件中有差異的條款是否會成為地方政策落地的過程中的阻力?是否有相應的政策來調節用于緩解?”等的問題進行討論。供水企業從實際執行的角度提供看法能夠有效避免政策看似嚴格,實際執行效果“打折”的情況。
結語
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管理的推進將會為我國加快實現“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十六字方針起到很大的作用。嚴格按照計劃推行非居民超定額累進加價管理制度能夠幫助我國在可持續發展發展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度的設定上一定要注重與實際情況結合,避免過于嚴苛的制度難以執行到位的情況。各地制定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是需要考慮哪些因素?不同因素對于政策落地的效果影響如何?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水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的水平差異較大,如果只是籠統的概括超定額累進加價管理制度,對于供水企業而言可參考性遠不如分區域的分析來的更有效。
E20 供水研究中心此前發布的《2019 年全國 75 個城市(地區)水價專題報告》中已經盤點過截止到 2019 年 12 月 31 日各省(地區)出臺的非居民超定額累進加價政策文件,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掃描文末報告二維碼查看獲取方式。報告中詳細羅列了省一級的非居民超定額文件名稱及其中的亮點,通過統計圖表的形式展示了全國多省市及地區的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的分檔及加價費率情況。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