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廣東省汕頭市也將位于黃厝圍的龍珠水質凈化廠搬遷,爭取在2020年年底完成。
當地媒體稱:這是市委市政府新一年送給黃厝圍這一大片范圍的大紅包。以后這個地方不再有臭味、海水也不再被污染,海灣一城、海琴灣的住戶笑了,長期在海灣橋旁游泳的人們樂了。
看到這樣的報道,我才知道,原來污水處理廠是這么討人厭的所在啊!
汕頭龍珠水質凈化廠是汕頭市“九五”期間十大城市基礎設施重點工程項目之一,原日處理能力14萬噸,工程于1999年9月全面建成投產。2005年,技改及二期完成后 日處理污水達34萬噸。一期到現在用了21年,二期15年。
汕頭的這個污水處理廠搬遷之后,一大片寬闊的公共設施用地將調整為居住用地,建住宅、零售商業、中小學及幼兒園、酒店、游艇俱樂部等。諾大的污水處理廠將完成其歷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高樓大廈和學校。
就在本月,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萬家寨水控水資源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了山西省大同市東郊污水處理廠搬遷PPP項目。
大同市東郊污水處理廠自2005年9月正式投入運行以來,污水處理設備運轉良好,日平均處理污水量為4.40 萬立方米。
今年,山東省淄博市也有一個污水處理廠整體搬遷進入倒計時。這就是光大水務(淄博)有限公司一分廠。
這個污水處理廠是90后,運行了28年,算是污水處理廠里的老一輩了。
自1992年11月正式投入運行以來,污水處理設備運轉良好,日平均處理污水量為20萬立方米。項目建成后極大地改善了城市水環境,對治理污染,保護當地流域水質和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改善淄博市的投資環境,實現淄博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這個污水處理廠建在高新區,高新區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個情況。當時位處城市北部,離主城區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但如今的高新區不是當年的高新區,對于高新區之核來說,這個曾經十分重要的污水處理廠成了當地政府口中的老大難,污水處理廠散發出的異味,嚴重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更影響了所在片區的發展。
他們是這么認為的:對高新區來說,污水處理廠的整體搬遷如同增加了一個城市級引擎,將極大改善周邊的生活環境,賦能在建的房產項目名士華府,顯著提升周圍區域價值。同時,污水處理廠整體搬遷將催生出一個城市新板塊。
總之,這個污水處理廠如今竟成為阻礙城市發展的罪魁禍首!“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不但讓居民受之于困,也極大拖累了片區的發展,導致片區價值被嚴重低估。” 2016年,政府決定整體搬遷污水處理廠,將此廠搬遷至黃河大道新廠。
天津市搬遷的也不止紀莊子一個。
2017年10月,天津西青區市民舉報夜間有異味,官方回復將搬遷污水處理廠。
這次惹禍的污水處理廠是咸陽路污水處理廠。這個廠已采取了除臭工藝措施,并進行了多輪改進。政府多次對該廠進行檢查和廠界惡臭檢測,雖結果未超過國家標準,但仍對周邊居民存在一定影響。針對該污水處理廠,天津市政府制定了搬遷計劃。
今年1月,創業環保發布公告,于2020年1月20日,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擬與天津城投訂立該協議的議案,天津城投將委托公司就咸陽路污水處理廠遷建提標工程項目進行調試運行工作。這個遷建項目已于去年完成。
另外,2020年9月,天津東郊污水處理廠及再生水廠遷建工程反滲透系統實現產水,標志著東郊再生水廠新廠正式具備生產能力。東郊污水處理廠及再生水廠遷建工程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和外環線調整線西北側夾角范圍內,是目前亞洲最大半地下式污水處理廠。
根據我查找的資料,其他擬搬遷或已搬遷的污水處理廠還有:
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牽頭人與武漢市政工程機械化施工有限公司聯合中標的石首市城東污水處理廠(城北污水處理廠搬遷工程)建設工程 PPP 項目。
2015年12月,日處理能力13萬噸的漳州市東墩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如期通水試運行。位于碧湖公園旁的舊污水處理廠將逐步搬遷,該處理廠位于九龍江西溪畔、龍文區步文鎮后坂村境內,占地180畝,日處理污水10萬噸。該廠同時還與碧湖市民公園緊挨著,常有市民在碧湖公園東部片區時常聞到異味,此外舊廠日處理能力也逐漸無法滿足城市擴容的需求。
2015年,從鄭州市規劃局獲悉,鄭東新區西起東三環,北至金水東路、東風渠,東至博學路,南至七里河北路區域,總面積約160公頃,原為王新莊污水處理廠及其周邊區域。鄭州市擬對污水處理廠進行搬遷,新的區域功能定位為金融創新集聚區。這個污水處理廠2018年已被政府從中原環保手中回購,不知道是否是搬遷的前奏。
2015年,武漢市最老的沙湖污水處理廠擬搬遷,2020年新建的北湖污水處理廠將投運,那么沙湖的歷史使命也就終結。這個廠于1990年建成投產,目前周邊商圈、住宅區林立,已不符合國家衛生防護標準,再加上長期超負荷運營,“建議盡快搬離”。然而,該處理廠建成30年,沙湖周邊的污水管網卻仍未完全建好,“就像一輛新車買來放了30年,結果路還沒修好,車子已經報廢了,實在可惜。”
2017年12月15日,南通市行政審批局以通行審批〔2017〕595號批復市污水處理中心搬遷項目建議書。該項目選址位于東港污水處理廠與城市綠谷之間,總面積約18.5公頃。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新建半地下式污水處理廠一座,設計規模30萬噸/日;新建污水管網(同步鋪設再生水管網),自原南通市污水處理中心至新址,管長約9000米;配套建設綠化、景觀等。工程總投資匡算300000萬元,擬采取PPP模式實施。
還有合肥王小郢、青島套子灣等若干污水處理廠也因為臭味和噪聲問題,被提議搬遷。
當然了,污水處理廠的搬遷不是最近才有的事。
2006年,山東威海市水務集團投資2億元,實施“一污”搬遷工程,新建3座污水處理廠。
2010年,成都搬遷改造位于成都金融總部商務區的第一污水處理廠和第二污水處理廠,在錦江區大安橋村新建一座遠期日處理能力100萬噸的污水處理廠。
2012年香港渠務署研究將沙田污水處理廠搬往巖洞,耗資100億港元實現了搬遷。
也不光污水處理廠要搬,污泥處理處置項目一樣要搬到人們聽覺和嗅覺能接觸到的之外。
昆明市主城區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項目。它最早位于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海埂街道管理處金河社區居委會,2015年初,因異味和噪聲遭到滇池衛城業主的投訴,周邊居民要求立即停產搬遷,遠離居住區。此事件曾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