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安市岳池縣第二污水處理廠二期完成膜組件安裝,開始通水測試。一、二期處理能力達5萬噸/天,產能全部釋放,為長灘寺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保駕護航。
圖為岳池縣第二污水處理廠
據悉,岳池縣第二污水處理廠項目作為長灘寺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百日攻堅”行動重點項目,采取地埋式建設,配套建設體育休閑公園,設計日污水處理規模為5萬噸,其中二期污水日處理能力為2.5萬噸,采用中信環境技術世界先進的MBR處理工藝及產品,出水滿足《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311-2016)標準后排放。今年7月以來,第二污水處理廠積極推進設施、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9月底,中信環境技術旗下綿陽美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供應的MBR膜組件全部安裝完畢,具備了通水條件。
圖為岳池縣第二污水廠二期膜池
自2018年以來,廣安市、岳池縣兩級政府高度重視長灘寺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2020年,岳池縣更是開展長灘寺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百日攻堅”行動,力爭從6月23日起,利用100天時間,全面消除長灘寺河流域劣Ⅴ類水質,推動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向好。作為該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的重要保障項目之一,岳池縣第二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自7月來按下了“快進鍵”,各項工作穩步有序積極推進。在臨近長灘寺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百日攻堅”行動尾聲,二期項目成功實現通水,圓滿完成任務。
閱讀延伸
中信環境技術始終不渝致力于通過技術、業務模式的創新,推動行業發展進步。2010年,建成中國首座地埋式市政污水MBR項目——廣州京溪地下凈水廠,采用高質高效、環境友好的地埋式MBR技術解決方案,將污水處理本體設施全地埋,廠區外觀為嶺南風格建筑,占地面積僅為傳統工藝的五分之一,出水水質已達地表四類,為解決中國市政污水處理“鄰避效應”以及城市土地資源緊缺難題提供新思路。中信環境技術地埋式MBR+美能ESAS曝氣專利技術,完美解決了地埋式MBR技術能耗高的行業難題,使得噸水能耗優于CAS+三級過濾,領跑業內MBR技術。截止目前,中信環境技術地埋式MBR技術在廣州、北京、蘭州、成都、惠州、廣安等地得到成功實踐,應用規模已達230萬噸/天,為推動中國市政污水處理提標改造及污水再生利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及實踐。
圖為廣州京溪地下凈水廠實景圖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